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资源
《口技》教案
作者:焦美艳 发表于2011-05-20 17:23:32 】 浏览:2043次 评论:0

《口技》教案    

 

 

 

                                主备人:焦美艳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并翻译全文,积累文言字、词、句。(重点)

 

 

 

2、学习以动写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难点)

 

 

 

3、通过想象,关键抓住口技表演的艺术构思,深入思考,体会文章的精彩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一样发出
悦耳的音符。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

种艺术。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看《口技》这篇课文。

 

 

 

二、了解作者、出处: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士。

 

 

 

《口技》一文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三、关于口技                 

 

 

 

口技是中国杂技门类之一,是一门民间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用口或借助简单道具,模拟和表现各种飞禽走兽的鸣叫,或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各种音响,从而给听众以丰富联想和美的享受。口技表演可分为口技(狭义指在舞台、厅堂或广场上直接表演,称明春)、隔壁戏(在帷幕内表演,称暗春)、腹言术(一人表演两人对话)三类。

 

 

 

四、检查预习

 

 

 

(一)学生朗读全文,教师正字音:

 

 

 

少顷(shǎo ) 犬吠(fèi ) 呓语()夫叱大儿声(chì) 夫齁声起(hōu

 

 

 

意少舒(shāo) 中间(jiàn) 曳()屋许许()声   几欲先走(

 

 

 

() 注意下列词语的解释

 

 

 

善:擅长            会: 适逢,正赶上   施:设置   安放

 

 

 

     少顷:一会儿         但:              闻:听见

 

 

 

坐:通假字,同,座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既而:不久           乳:喂奶

 

 

 

毕:               舒:伸展,放松       中间:中间夹杂     

 

 

 

 曳:              虽:即使             名:说出            

 

 

 

 奋:卷起            股:大腿             几:几乎,差点儿      走:逃跑 

 

 

 

 

 

补充注释:

 

 

 

1)古今异义:

 

 

 

   会:会宾客大宴(古:适逢;今:会议)

 

 

 

   但:但闻抚尺一下(古:只;今:表转折,然而)

 

 

 

闻: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听见;今:听说)

 

 

 

 施:施八尺屏障(古:设置;今:设施)

 

 

 

   是:当是时(古:代词,这;今:判断动词,是)

 

 

 

少: 宾客意少舒 (古:稍微;今:数量少)

 

 

 

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古义是两个词,中,其中;间,夹杂今:一个词,其中)

 

 

 

 虽:虽人有百手(古:即使;今:虽然)

 

 

 

   奋:奋袖出臂(古:扬起;今:兴奋)

 

 

 

   走:几欲先走(古:逃跑,跑;今:行走)

 

 

 

   战:两股战战(古:大腿;今:屁股)

 

 

 

2)词性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会宾客大宴(宴:名作动举行宴会)

 

 

 

   侧目(目:名作动,用眼睛看)

 

 

 

   妇抚儿乳(乳:名作动,喂奶)

 

 

 

不能名其一处(名:名作动,说出)

 

 

 

3)表时间的副词:

 

 

 

   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一时

 

 

 

   表示两事相继发生:既而

 

 

 

   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

 

 

 

4)难字难句:

 

 

 

a京中有善口技者。析:善---擅长    口技者---表演口技的人

 

 

 

b会宾客大宴。析:这是一个倒装句,原句应为会大宴宾客是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的意思。

 

 

 

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析:但---只    抚---拍

 

 

 

d满坐寂然。析:坐---通假字,通满坐指全场的人。

 

 

 

e妇抚儿乳。析:---抚摸、安慰     ---喂奶

 

 

 

f当是时。析:当是时---在这个时候

 

 

 

g夫叱大儿声。析:---大声呵斥

 

 

 

h以为妙绝。析:---极,十分

 

 

 

i宾客意少舒。析:---心情、神情    ---稍微

 

 

 

………….

 

 

 

五、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划分文章结构:

 

 

 

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叙的。也就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叙事的。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气氛。

 

 

 

第二部分:第234段,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六、 探究学习

 

 

 

(一)研读第一部分:

 

 

 

1、朗读第1段找出表演的时间、地点、道具、气氛。

 

 

 

2、思考: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说明表演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二)研读第二部分

 

 

 

文章的第234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湛的演技,齐读这一部分:

 

 

 

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

 

 

 

(1)第一个场景:梦中惊醒。(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2)第二场景:渐入梦乡。(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3)第三场景:火场百象。(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描写了哪些声音?

 

 

 

 这一部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请同学们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既而……当是时……未几……一时……未几…………俄而……忽然

 

 

 

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

 

 

 

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夫大呼妇大呼两儿齐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

 

 

 

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3、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

 

 

 

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

 

 

 

(三)研读第5

 

 

 

思考:这一段写到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似乎与第1段相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再次写到道具的简单,与第1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更是从侧面反衬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让人恍然醒悟,原来一场出神火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的口中,而不是借助于其他繁多的器物。

 

 

 

(四)课文是怎样将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描绘表演者描摹的各种声音,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和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艺人的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这两方面有机联系,相互影响,以听众反应烘托口技艺人的表演,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的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也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可以说,本文的侧面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五)、课文中有哪两处是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氛围?各有什么作用?

 

 

 

遥闻深巷中犬吠。这一句摹拟了远处深巷中狗吠声传来,夜深人静的气氛。它是这户人家由初醒到喧闹的铺垫。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摹拟了一家人由醒复睡后仍微有余响的沉寂状态,为下文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六)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

 

 

 

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有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有既而;表现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有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有俄而少顷未见。这些词语运用灵活多变,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表现出其技艺之高深。

 

 

 

(七)本文是如何紧扣字组织材料的?

 

 

 

篇首点题,侧面写。接着列出道具,暗示简单,衬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八个字,既表现了宾客对于表演的期待,也为即将开始的演出创造了静谧的氛围。

 

 

 

中心部分,正面写。作者形象逼真的描述了口技艺人摹拟的三个场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充分感受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同时通过对宾客情绪变化的描写来反衬口技表演者之

 

 

 

表演结束,照应开篇。既起到了首尾照应的作用,也突出了舞台道具的简单,反衬出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从而突出了表演者的

 

 

 

全文情节完整而曲折,开端、发展、高潮、结尾井然有序,委婉多采。语言简练细腻,形象而又传神。

 

 

 

七、文章小结

 

 

 

本文通过细腻的刻画描写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八、拓展延伸

 

 

 

屏幕展示教师对文章的概括,由学生填空。

 

 

 

一张(   ),两三件(  ),四方(  ),听得五(  ),六(  ),心里七( )八(  ),好似九(  ),真乃十(  

 

 

 

答案:口   道具  宾客  体投地   神无主        死一生   十全美

 

 

 

九、布置作业

 

 

 

常规作业

 

 

 

 

 

 

 

 

 

 

 

 

 

 

 

板书设计:

 

 

 

 

 

口技

 

 

 

林嗣环

 

 

 

口技表演                  宾客反应

 

 

 

抚尺一下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深夜惊醒             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醒而复睡             意少舒,稍稍正坐

 

 

 

    火警、救火           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Tags:教案 责任编辑:焦美艳
上一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下一篇如何指导学生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