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维护人格尊严
一、学习目标
学习类别
| 行为样例
|
智慧
技能
| 描述我国公民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意义。
|
认知
策略
| 通过对人格尊严权的知识学习,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情况。
|
言语
信息
| 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区别与联系。
|
动作
技能
| 当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受到非法侵害时,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
态度
| 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三、知识梳理
(一)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1.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 的权利,主要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 使用公民的肖像。
3.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 、 、 等方面的评价。
4.荣誉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 或 。
5.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 、盗用和 。
(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6.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 ,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7.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 ,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三) 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8.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 、赔礼道歉,或要求其 、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9.一个具有现代文明素养的人应该认识到:每个人不论地位、贫富、相貌、智力和年龄等情况有何差别,都有着同等的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四、知识拓展
1.易错点:违法犯罪分子的人格尊严不受法律保护。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的尊重。这种尊重不受个人的能力、信用、经济地位、经济状况的影响,无论公民在社会地位、文化程度、财产、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存在什么差异,其人格尊严都是相同的,即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人格尊严的权利。违法犯罪分子因违法犯罪而受到法律制裁,但他们依然有人格尊严,他们的人格尊严也受法律平等的保护。
2.易错点:揭发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侵犯了其名誉权。
这不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侵犯名誉权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基础的主观恶意行为,而揭发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是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行为,不但不是侵权行为,反而应该提倡。
3.易错点:名誉与荣誉是同一个概念。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所谓荣誉,是指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
荣誉与名誉虽只有一字只差,但是他们的意义却相距甚远。它与名誉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评价,而不是一般的社会评价。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它的来源是公众。第二,荣誉是一种积极的评价,而不包括消极的评价。名誉作为社会公众对特定人的品行、能力、才华、业绩等的综合评价,既包括对一个人的积极评价,也包括对一个人的消极评价。第三,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正式评价,而不是随意的评价。名誉这种社会评价是社会公众进行的自由的、随意的评价。
4.易错点: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姓名权,所保护的只是正规的名字,至于笔名、艺名不受法律保护。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公民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
特别是在近现代,有些人除了户籍上登记的姓名外,还有艺名、笔名、化名、别名(也称曾用名),如“六小龄童”、“茅盾”、“鲁迅”等。这些艺名、笔名将他们在艺术和文化领域里与他人区别开来。当这样的艺名、笔名为当事人使用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被他人知晓和承认时,这样的艺名、笔名也同姓名一样,具有区别于他人而使公民特定化的意义,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5.易错点:私自放大顾客照片招揽生意并不违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公民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侵害公民的肖像权应承担民事责任。所谓公民的肖像权是指未经公民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五、中考链接
1.(2011长沙)陈先生在电视剧《古今大战秦俑情》中发现有两张剧照就是自己给妻儿拍摄的照片。而之前,剧组从未就此事和他有过联系。该事件中,剧组侵犯了陈先生一家人的( )
A.人身自由权 B.肖像权 C. 荣誉权 D.生命健康权
【试题解析】选D。考查点:肖像权。解题思路:未经他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照片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2.(2011广西桂林)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影楼未经丽丽同意,擅自将她的艺术照摆放在橱窗里
B.出于报复,李某将同学赵某的照片丑化后钉在教室的黑板上
C.广告商张某未征得施某同意,将施某的肖像用作广告宣传
D.小黄将自己平时拍摄的生活照印在挂历上并送给亲朋好友
【试题解析】选D。考查点:人格尊严权里面的肖像权。解题思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肖像权的认识与理解。题干的要求是选择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选项。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情况,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也属于侵犯公民的肖像权。A属于以营利为目的;B属于丑化公民肖像;C属于以营利为目的。
3. (2010吉林长春)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有( )
①公然挖苦嘲讽他人
②强迫他人更改姓名
③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④非法使用他人专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试题解析】选B。考查点:名誉权。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表现的认识与理解。②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④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4.(2010福建泉州)法律保障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有( )
①给朋友起侮辱性绰号
②用漫画丑化老师形象
③烧毁他人的日记本
④辱骂及变相体罚学生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解析】选B。考查点:人格尊严权。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公民人格尊严权的全面认识与理解。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和隐私权,本题中③不属于这一范围,所以,排除即可。①②④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六、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中学生欧某在网上聊天时,假冒本班同学钱某的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刘某有小偷小摸行为。欧某的行为侵犯了钱某 和刘某的 ( )
A.荣誉权 姓名权 B.姓名权 名誉权
C.姓名权 隐私权 D.名誉权 荣誉权
2.中学生小飞期中考试三科不及格,班主任在班会上批评小飞“学习不努力,简直比猪还笨”。该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小飞的( )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智力成果权 D.隐私权
(二)多项选择题:
3.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未经许可,把你的照片印在某杂志的封面上
B.未经同意,把你的照片制成游戏拼图
C.未经许可,把你的照片印在挂历上
D.父母为寻找丢失的子女,在寻人启事上私自使用其照片
4.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人格尊严的是( )
A.5岁的小明被幼儿园的小朋友”脱光光”,老师罚站讲台5分钟,他害怕回幼儿园上学
B.五年级的”小美”因完不成作业,老师罚她从几个同学胯下钻过
C.8岁的小童被母亲残忍地砍去了双手
D.小立在同学中传播曾经偷过同学铅笔改过的小亮是”大老鼠”,并且多次当众羞辱小亮
(三)辨析题:
5.题目:违法犯罪分子的人格尊严不受法律保护。
(四)观察与思考题
6一次偶然机会,李某(男,20岁)认识了刘某(女,19岁),随后成为朋友。数月后.刘某感到李某生活懒散,缺少追求,责任心不强,便提出“分手”。李某怀恨在心,想报复刘某,便以小字报的形式,捏造刘某有严重的生活作风等问题,并抄写多份,在刘某的单位及住处等地方张贴,给刘某的精神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刘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后,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什么权利?李某受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10分)
(五)活动探究题
7河南开封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对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侵害情况做一次社会调查活动,现在请你参与:
(1)请你写出调查的题目。(2分)
(2)请你写出调查的方式。(2分)(2分)
(3)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事件屡见不鲜,请你列举两例。(4分)
(4)请你写出开展这一活动的感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