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保护个人隐私
一、学习目标
学习类别
| 行为样例
|
智慧
技能
| 描述我国公民隐私权的含义及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性。
|
认知
策略
| 通过对个人隐私权的知识学习,判断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情况。
|
言语
信息
| 区分隐私和隐私权的区别与联系。
|
动作
技能
| 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非法侵害时,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
态度
| 树立隐私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隐私意识,尊重和维护隐私。
难点: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三、知识梳理
(一)个人隐私权
1.尊重自己的隐私和他人的隐私,也是我们 的体现。
2.个人隐私指 、 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3.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 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4.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 的重要标志。
5.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 。
(二)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6.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 和尊重 。
7.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就是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还包括运用法律 的行为。
8.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包括: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 ;不私自闯入他人 ;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9.保护隐私不等于 。
四、知识拓展
1.易错点:未成年人年龄小,没有隐私。
这观点是错误的。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也注重尊重他人的隐私。有的成年人认为,未成年人年龄小、幼稚无知、生活简单,没有隐私可言,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作出了一些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由于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很多在成年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却很重要,当做秘密藏在心里,如果这种隐私被人揭露,对未成年人心理会造成伤害,轻则使他们忧郁、苦恼、郁闷,重则会导致社会和他人、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杀人。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免受伤害,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
2.易错点:隐私=丑事
将隐私与丑事等同是错误的。隐私并非丑事,隐私构成条件决定隐私的特点:
第一,合法性。这是隐私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
第二,私人性。仅与个人相关。
第三,隐秘性。不为人知或不想为人所知。
第四,主观性。确认某项具体的私人之事是否为隐私,主要取决于权利人的主观感受,即使他人已知权利人的某项个人信息,但权利人认为该信息仍需保密,那就必须尊重权利人的意愿。
3.易错点:未成年人通信不属于隐私权保护范围。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未成年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对于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者监护人代为开拆。
4.易错点:新闻报告可以涉及个人的隐私。
中国政治大学法学院教授刘金国说:一般而言,自然人的隐私权平等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法律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设有限制。主要理由是,他们的某些生活已经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不受隐私权的保护,而应成为历史记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同时有利于公众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对于知名人士隐私的限制的理由是,新闻价值和公众的合理兴趣。同时,还应当考虑到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特定时期良好道德的化身,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如英雄、劳模,对其隐私权不进行限制,让公众知晓,有利于社会公众利益。
五、中考链接
1.(2011福州)某公司非法购买公民的手机用户资料、车主资料、购房资料等个人信息,以此为平台,经营信息咨询服务。该公司侵犯了公民的( )
A.姓名权 B.肖像权 C. 名誉权 D.隐私权
【试题解析】选D。考查点:隐私权。解题思路:公民的隐私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材料中的手机用户资料、车主资料、购房资料等属于私人信息,未经本人同意,除非违法犯罪侦查需要,其他情况下,不得将别人的私人信息泄露出去,否则就构成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2.(2010山东)2010年1月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五项检查。此举有利于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 ( )
A.人身自由权
B.隐私权
C.生命健康权
D.名誉权
【试题解析】选B。考查点:隐私权。解题思路: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隐私。
3. (2010江西)被告人周建平因非法获取他人电话号码清单和人员资料,并非法出售获利1.6万元,被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周建平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触犯了 。( )
A.姓名权 宪法 B.姓名权 刑法
C.隐私权 刑法 D.名誉权 宪法
【试题解析】选C。考查点:隐私权。解题思路:依据教材隐私权的含义可知,周建平非法获取他人电话号码和个人资料并出售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周建平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表明他触犯了刑法。
六、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隐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经本人同意公开的内容也属于个人隐私
B.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
C.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D.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2.“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防止客户的个人帐号、储户密 码等信息被泄漏而采取的防范措施。这一措施维护了公民的( )。
A.肖像权 B.荣誉权 C.姓名权 D.隐私权
(二)多项选择题:
3.小红和小玲是好朋友。一天,在学校传达室小红看到一封小玲的信,出于好奇就拆开看了。小玲知道后非常恼火,找人揍了小红一顿。下列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正确的有( )
A.小玲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她们是好朋友
B.小红的做法不对,因为她侵犯了小玲的隐私权
C.小玲的做法是对的,因为这样做才能教育小玲
D.小玲的做法不对,因为她使小红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犯
4.尊重他人隐私,就不应该( )
A.搬弄是非,揭人短处
B.因好奇而打听别人的事
C.传播他人的秘密
D.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三)辨析题:
5.题目: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四)观察与思考题
6. 材料:某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同学林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权利?
(2)分析李某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3)对此,林某应该怎么办?(提出两种解决方法)
(五)活动探究题
6.某校八年级学生想了解当前同学们对隐私权的情况,特做了一次调查活动,现在请你参与:
(1)请你写出本次调查的目的。(2分)
(2)请你写出隐私权的含义是什么。(2分)(2分)
(3)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事件屡见不鲜,请你列举两例。(4分)
(4)请你列举隐私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2分)
河大附中2010-2011学年期中测试卷
思 想 品 德
测试范围:5.1-6.3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某高中学生假日外出,遭到歹徒持刀抢劫。在搏斗中,他夺过歹徒的刀并将歹徒砍伤,从而制止了歹徒的不法侵害行为。该学生的行为 ( )
A.应负刑事责任 B.是违法犯罪行为
c.属于正当防卫 D.不受法律保护
2.李某在公共汽车上不慎将吴某的脚踩了一下。吴某要求李某道歉,李某以自己并非故意为由拒绝。于是吴某开始辱骂李某,李某要求吴某停止辱骂,吴某却说:“这是我的言论自由,你管得着吗?”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李某拒绝道歉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但吴某不应该辱骂他人
B.吴某对李某进行辱骂事出有因,是在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
C.李某拒绝道歉是素质低下的表现,吴某辱骂李某也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严
D.李某拒绝道歉是违法行为,吴某辱骂李某侵犯了其名誉权
3.金某和吴某因事发生纠纷,金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利用手机发送短信给吴某的亲朋好友,致使吴某名誉受损。你认为金某 ( )
A.损害了吴某的人格尊严,要承担刑事责任
B.做出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C.侵犯了吴某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做法合理但不合法
4.央视“3.15”晚会上对手机陷阱的受害者的肖像经过处理,使其模糊不清,使观众不能清晰看出是为了 ( )
A.尊重和维护受害者的隐私权
B.保护受害者的人格尊严权
C.保护受害者的人身自由权
D.维护受害者的肖像权
5.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为了执行任务,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或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是宪法和法律所允许的,但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下列属于合法程序的行为有 ( )
A.公安派出所可以漫无目标地突击查夜
B.为了抓罪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
C.执行搜查时只要出示公安人员工作证明即可
D.执行搜查必须持有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由公安人员进行搜查
6.下列行为中侵犯了公民肖像权的是 ( )
①买一些伟人的肖像挂在家中②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把顾客相片挂在橱窗里以招徕生意③以丑化公民肖像的方式进行人身攻击④某电视新闻中出现某市民购物的镜头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7.某记者用相机拍下有人偷售青蛙的照片,送到报社发表,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该商贩指责记者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
A.商贩法律知识丰富、法律意识强,但环保意识差
B.记者未侵犯商贩的肖像权
C.记者多管闲事,小题大做
D.偷售青蛙和未经他人同意拍照都是违法行为
8.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不包括 ( )
A.肖像权 B.姓名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9.下列属于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 )
A.持刀歹徒拦路抢劫,张航奋起自卫,最终将歹徒制服
B.郝奇因抑制不住好奇心而尝试毒品
c.张纨很喜欢上网玩游戏,一玩就是七八个小时
D.肖谨很小心地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
10.八年级(1)班的小亮得知刚转来的同学小青是单亲家庭,父亲是得传染病去世的消息后,就将这一秘密告诉了同学们,同学们议论纷纷,小青为此感到很痛苦。小亮的行为 ( )
A.泄露了小青的私人秘密
B.是如实反映个人信息的行为
C.既是不道德的行为,又是违法行为
D.侵犯了小青的隐私权
11.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是 ( )
A.下班时,工人在工厂门口被搜身检查
B.商场保安对偷盗嫌疑人进行搜查
C.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
D.班主任取消某学生“三好学生”称号
12.当好朋友向自己讲了个人秘密,你该 ( )
A.承担起对这份隐私保密的责任和信誉,不能随便对别人讲
B.朋友的秘密能够对自己讲,自己也可以讲给别的好朋友听
C.为了安慰朋友,以及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可以向朋友打听私事
D.不能对别人讲,这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三、辨析题(10分)
13.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四、观察与思考题(20分)
14.一次偶然机会,李某(男,20岁)认识了刘某(女,19岁),随后成为朋友。数月后.刘某感到李某生活懒散,缺少追求,责任心不强,便提出“分手”。李某怀恨在心,想报复刘某,便以小字报的形式,捏造刘某有严重的生活作风等问题,并抄写多份,在刘某的单位及住处等地方张贴,给刘某的精神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刘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后,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什么权利?李某受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10分)
15.京城某大学二年级学生白某,10月19日在校内网站的校友录上,公开留言,侮辱谩骂吴小姐。吴小姐得知此事后十分恼火,找白某理论,并当众打了他一耳光。当晚,余怒未消的白某再次登陆校友录,对吴小姐进行谩骂。吴小姐忍无可忍,将白某告到法院。网上侮辱别人,是否违法?请你发表意见。(10分)
六、实践与探究题(21分)
16.现实生活中,公民人格尊严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丑化他人的形象,背后议论中伤他人等。
1.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请举例说明。(10分)
2.如果你所在班级召开维护公民人格尊严的主题班会,请你拟一题目,并写出几条宣传口号。(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