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与人为善
一、课标要求
1.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难点:正确理解“与人为善”的实质与要求
三、知识梳理
(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1.与人为善:以善良之心待人。
2.善良是一颗 的爱心。
3.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助人为乐是 他人的表现。
4.与人为善的要求:
(1)与人为善要出自 。真正的友善不是勉强和被迫的,而是出自内心的,是人的真诚善意的传播,是不图回报的。
(2)与人为善要 分明。怀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容忍对公众利益的侵害,而会在救困扶弱、维护正义中与邪恶和错误作斗争。
(3)与人为善不仅要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友善,对 的人也应怀有真诚的善意,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应充满爱心。
(4)善良要见诸 ,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不是真正的善良。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实质、要求及换位思考
1.含义: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 在别人的身上。
2.实质: 他人, 他人, 他人
3.要求: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即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 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是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待遇。如果不愿意,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4.换位思考:就是将心比心,急人所难,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能够 别人的处境, 别人的痛苦。
(三)如何做到理解他人、与人为善
1.学会 他人。如果不懂得欣赏他人,以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人,就难以理解和接纳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多一份欣赏,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友善、多一份爱心。
2.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是 他人的表现。交往中人们需要相互理解、尊重,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和主体地位。
3.要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 他人。
四、知识拓展
1.什么是善良?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
2.善良的格言
(1)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马克·吐温)
(2)善良的心就是太阳。(雨果)
(3)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托尔斯泰)
(4)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培根)
(5)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
(6)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罗曼·罗兰)
(7)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高尔基)
(8)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萧伯纳)
(9)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杨万里)
(10)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歌德)
3.关于善良的故事
故事一:
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一个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到一条便送到大海里,他不厌其烦地捡着。
一位恰好路过的老人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小男孩一边捡着一边说道:“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得到了新的生命。”一时间,老人为之语塞。
故事二:
在巴西丛林里,一位猎人在射杀一只豹子时,竟看到这只豹子拖着流出肠子的身躯,爬了半个小时,来到两只幼豹面前,喂了最后一口奶后倒了下来。看到这一幕,这位猎人流着悔恨的眼泪折断了猎枪。如果说前一个故事讲的是孩子对生命善良的本性,那后一个故事中猎人的良心发现也不失为一种“善莫大焉”。
五、中考链接
1.(内蒙古包头)九年级的王伟最近总是闷闷不乐,平时父母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叮嘱几句,他觉得父母啰嗦,经常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作为他的朋友,你认为他应该( )
①理解和尊重父母
②敞开心扉,增进彼此了解
③换位思考,求同存异
④认真聆听父母意见,沟通消除隔阂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试题解析】父母的叮嘱是出于关心自己和爱护自己,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父母的苦衷,ABCD四项皆是正确的方式,所以答案选B。
2.(云南武定九厂)罗曼·罗兰说过:“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灵魂要用音乐去感染
B.音乐与善良总是结伴而行
C.善良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D.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能产生优美的音乐
【试题解析】题意以音乐为喻,表达善良的美好,善良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并不是真的就音乐展开表述。所以本题选择C。
3.(福建惠安)“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对杰弗逊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帮助他人就意味着自己“让步”或“牺牲”
B.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C.助人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
D.助人的目的是要让别人对我们感恩戴德
【试题解析】ACD三项都违背了与人为善的要求;C、D两项违背了与人为善的无私原则,助人是不图回报的;A项错在没有正确认识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
4.(山东临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他人合作时我们应当( )
①体谅他人的处境
②尊重他人的意愿
③勉强他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
④推己及人,体谅对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解析】③违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排除③,选D。
六、巩固练习
1.(单选)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 )
A.自我负责 B.诚实守信 C.将心比心 D.塑造自我
2.(单选)善良要付诸行动,表现在:( )
①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②关怀和体贴别人,为别人的需要作出贡献
③体验生命的快乐与情趣
④为了得到某种回报,去做一些看上去善良的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多选)有善良之心的人是 ( )
A.怀着自私利己的目的,为了得到回报,去做某些所谓的善事
B.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
C.怀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容忍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无辜者的伤害
D.怀有善良之心的人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充满爱心
4.从前,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农夫看见路边有一条冻僵的蛇。农夫小心翼翼的把蛇捧起来,放进自己的怀里。蛇的体温渐渐的升高,苏醒了过来,立即狠狠的咬了农夫一口,把毒液注进农夫的体内,然后逃之夭夭,农夫毒发身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农夫此举是善良的表现
B.在现代社会,爱心的含义不仅及于人类还应该包括自然界其他生命,农夫的行为体现了无私的爱心。
C.农夫此举是愚善的表现
D.农夫这行为是是非不分
5.(观察与思考)以下是节选患有肾病的中学生菲菲的日记:
3月7日,自从妈妈决定为我换肾后,她就开始张罗着筹钱,因为那笔昂贵的医药费不是我们这个普通的家庭所能承受得起的。
3月10 日,妈妈的好朋友将我的情况在电视台播出后,立刻收到无数好心人的捐款,今天妈妈联系好了医院,过几天就要动手术了。真是多亏了那些好心人啊。
5月10日,手术进行的很顺利,如今我能自由活动了。这一切都要感谢妈妈那伟大的母爱,更要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
……
(1)从菲菲的日记中,我们读到了什么样的美好情感?这种美好情感有何意义?(6分)
(2)联系课本知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与人为善、助人为乐。(6分)
6.(活动与探究)为了进一步弘扬与人为善这一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泉州市某中学学生会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现请你 参与:
(1) 善良箴言:学生会准备收集一些劝导同学们与人为善的名言警句,编成一本小册子,取名《善良箴言》请你也收集两条这方面的箴言,丰富这本小册子。
(2) 善良之举:学生会准备组织全校的学生到市养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假如你是学校学生会的主席,请你设计这次善良之举的具体形式。
(3) 善良考验:学生会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校同学进行善良品德调查,假如你是被调查对象,请积极配合这次调查实践活动,并完成下列问题。
面对以下的情景你会怎么做?
A.遇到超市门口的乞讨者:
B.上车遇到老弱病残或孕妇:
(4) 善良呼吁:学生会举办了一次以“与人为善,共创和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假如你是 参赛代表,你将通过哪些知识和观点呼吁全校同学培养与人为善的良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