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组新闻
2015年河南省中学地理优质课大赛”学习心得
作者:郑金强 发表于2015-05-28 17:32:33 】 浏览:2461次 评论:0

 

 

WP_20150525_07_41_48_Pro.jpg

524日至26日,河南省2015年中学地理优质课大赛在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举行,我有幸观摩了初中组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各位优秀老师们的说课与讲课,精彩纷呈,感触颇多,也给了在我地理教育教学方面新的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新课导入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来自各地市的22位选手在新课导入上选取的方式比较多样,例如开封陈丽老师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用的是《智取威虎山》片段,济源的郭芳芳老师的《多变的天气》用的是两则天气播报,安阳的商红伟老师的《亚洲的地形和水系》用的是一首歌曲《亚洲雄风》等等,无论是视频导入、新闻导入、故事导入都紧紧贴合教学主题,并且能够首尾呼应,很好地贯穿教学内容。此外,来自三门峡的刘晓鸽老师以一段优美的新疆舞引入《新疆》的教学,得到了其他老师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应该是此次22位老师中新课导入最为独特的,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积极进入新课的学习。

 

 SAM_6449_副本.jpg

二、清晰授课,紧扣课程标准。

 

老师们在说课的时候,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都紧紧抓住了课程标准,体现了用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而不单单是依靠教材。在展示课环节,五位老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总是清晰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很明确,并且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做好课堂达标,三门峡的刘晓鸽老师的《祖国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课堂展示环节,对于每个重要的知识点,总是在第一时间通过问题、画图、填图等方式落实到位,并且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回顾、记忆,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地理知识,攻克重难点。

 

三、课堂设计巧妙,教材开发独具匠心

 

在课堂设计上,各位优秀老师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智慧,一堂堂新颖巧妙的课堂设计引人入胜,让众多老师们不禁赞叹与鼓掌。例如来自南阳的鲁刚老师的《海陆的变迁》以《日本沉没》片段和“图瓦卢的消失”引入新课,再通过展示具体的化石说明沧海桑田,再以南极发现煤层的图文资料和撕报纸找证据的活动证实海陆变迁,最后以塑料泡沫板说明魏格纳的板块构造学说,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图文资料和有趣的活动,既形象又生动。再如刘晓鸽老师以问环境探农业忧现状展未来四环节,清晰地展现了《新疆》,信阳的李金枝老师通过中国地方博物馆——“民居馆服饰馆饮食馆通过独居特色的视频、图片,充实了教材内容,设计精巧。还有来自洛阳的王慧芳老师的《巴西》,在讲课时带来了“三件法宝,通过课程的层层深入,法宝一次被打开——足球、咖啡、热带植物。“三件法宝不仅吸引了学生,也很好地吸引了众多老师们。高红伟老师把亚洲的地形比喻为盛开的鲜花,也博得了大家的掌声,获得了一致好评。

SAM_6442_副本.jpg

 

四、注重学生的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每堂课上,老师们都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自学探究、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小组辩论等,这些活动由老师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加入到一系列活动中,允许学生进行拓展生成,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了“教师讲得少,学生活动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例如来自鹤壁的焦琰老师,组织了一场关于城市与乡村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能更清晰的认识到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刘晓鸽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制作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模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巩固了新知识。来自洛阳的刘阳老师的《自然灾害》对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这部分内容采取了合作探究的方式,由学生独立完成,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创意型教具的制作

 

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阶段学生的学情,更好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此次优质课比赛中涌现了许多极具创意性的教具。来之安阳的孟宪霞老师的《学看地形图》中,孟老师用海绵制作了一个等高线模型,海绵上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等高线,立体地呈现了山地的等高线模型,同时用玻璃板按压海绵,就有一个立体模型变为平面的等高线图,非常直观,赛后众多老师围着孟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与了解。来自焦作的李航老师在等高线这节内容上采取的是单独制作山地的不同部位,让学生在模型上标注等高线,然后由学生进行描述展示,方便学生掌握这一难点。来自济源的郭芳芳老师在《多变的天气》这一节课上,制作了一套演示风力等级和风力的教具,随意组合,向学生清楚地展示了风力符号。比起电脑演示的视频或动画,创意型教具能直接展现,给予学生更直观的认识。

 

 教具.jpg

通过观摩,以及最后的评课,老师们的交流,让我对于地理教学或者说地理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于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新课改也多了一份见解。对于以往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找到了一些突破口。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学探究等一系列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意及时反馈,做到课堂达标。

 

Tags:地理 责任编辑:郑金强
上一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参加全国..
下一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