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组新闻
初中数学组12月15日集体教研
作者:郭玉成 发表于2016-01-05 18:39:02 】 浏览:2344次 评论:0
初中数学组12月15日参加开封市区教研
12月15日,初中数学组全体老师齐聚开封市13中参加开封市区大教研。教研分三个内容:1.听13中陈良老师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市观摩课。2.听代慧枢老师的说课《黄金分割》。3.听取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数学组郭改选老师的报告《第九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学习心得》,报告内容如下:
这次去黄山听课学习收获很大,这个比赛是全国青年教师优秀课的展示,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学形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最先进的代表,是我们教学的风向标。这次优质课大赛主要形式还是说课加展示,即说课中穿插有课堂实录。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是个贬义词,但是在这次优质课上“胆大创新”这个特点是比较突出的,胆大决定高度。南京有位老师就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一节课就讲完了四个判定,而且学生理解的比较好(重点班),这种根据学情对教学内容大胆重新组合的做法也得到了评委专家以及同行们的认可,得了全国一等奖。还有一位老师,在数轴引入时,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将不同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用“时间轴”串起来,然后才慢慢引入数轴的概念,大家觉得耳目一新,不错!
2、 自制教具和手持计算器的应用。北京八十中的老师在讲“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时候,就人手一个计算器,计算各种不同的情况的不同比例,快捷准确。尽管可能是为“卡西欧计算器”做广告,但课堂效果真的不错。重庆巴蜀学校的一个女老师,讲“SSA”不可行的时候,就用木条或铁丝做了一个三角形和一根活动的线段,这个线段旋转的过程中出现两个满足条件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学生一下子就理解的很到位很深刻。我回来以后在讲一道习题时,有一个三角形旋转的题也做了一个三角形在黑板上旋转,很形象,学生理解的也不错。
3、 提倡概念教学。一个老师的课件关键连接处就是三张非常干净的幻灯片,上面分别只有“概念怎么来”、“概念是什么”、“概念怎么用”一句话。课件不花哨,剖析很透彻,课堂很实际,学生很接受,当然也得到了评委和专家的认可。
4、 评委提问环节中,评委和听课老师的问题都很犀利,不留情面,有的老师甚至下不来台。有个老师讲数轴,评委问“为什么要提数轴的三要素,什么是要素,课本上有没有?”,这个老师的回答就很牵强,大家都不满意。还有个老师讲旋转的时候,在没有给出旋转概念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旋转,就组织了数学活动让学生画一个旋转的例子,结果就被一个参与编写教材的老师提问“你没有给出旋转的概念学生怎么画?”,这个老师回答说:“很简单啊,生活中他们感受过旋转的例子,画起来就不难,任何人都会画,就连一年级小学生都会,别说初中了。”提问者又说:“旋转定义里的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还没有给学生明确,他们就会画吗?画的准确吗?你说任何人都会,我就不会,你给我说说怎么做。”结果这个老师又被问住了。代老师为了参加这次全国比赛,准备了一年多,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她将自己说课提到的关键词语和概念都剖析的很清楚,把评委可能做的提问都设想了一遍作好回答,所以代老师上台以后泰然自若,自信大方,回答也很精彩。以至于她在私下敢和我们说:“以后大家遇上说课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来交流”。真的,准备一节精品课提高太大了,所以建议我们的年轻老师多参加各种讲课比赛,讲一次就是一次蜕变,优秀教师就是这样炼出来的。
这就是这次学习的一些粗浅感受,最后建议以后出去学习的话,可以自带一些摄像设备,把比赛现况录下来供大家学习。
mmexport1451986105670.jpgmmexport1451986126341.jpg
Tags:教研活动 责任编辑:郭改选
上一篇参与感,带来成就感
下一篇3月10日初中数学组集体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