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带来成就感
——“探索价值引领的高效课堂”学习心得
经学校安排,我们于4人于本月23日至26日,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探索价值引领的高效课堂”——北京四中教学观摩活动。这次观摩学习,我们是满载而归。
本次学习中,我们先在北京市第56中学实地观摩了他们学校的“目标引领下的网络翻转教学”,听了初一年级的孙珊老师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这节课,孙老师使用“北京四中网校爱学课堂”进行的课程翻转。课前在爱学课堂平台上预留了预习视频、预习作业,并在线接受学生的课前预习疑问解答。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白板,展示了学生的典型错误、疑问等,并让学生来找错误以及错误原因,老师加以点拨。然后,老师进行指导,通过课堂学案引导教学。这种模式是比较容易学习的。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进行学习情况的检测。
这种模式简单地来说,就是“先学后教”。这样,老师在讲课前,已经基本了解到学生的问题所在。比如,孙老师的学生就问到“解不等式的最后一步系数化为1,是不是都需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老师在讲解时,学生听讲的针对性就提高了。因为学生真正参与到了自己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虽然有时难免会有走弯路的情况,这是正常的。
接着,我们又去北京四中的初中部实地观摩了他们的“探索价值引领的高效课堂”。两天的时间,听取了几节课。由于课表的安排,数学课并排的有一些,同一时间只能听一节,这是一大遗憾。不过,这也让我有机会听了几节其他科目的课,比如英语、计算机、体育。收获是比较大的。
四中初中的数学课,我听了几类:数学活动课、新授课、习题课、选修课。数学的活动课是黄炜老师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本节课,主要是学生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以及调查结果、给出的结论等。展示了四个小组,涉及“垃圾分类”、“私家车使用”、“喜欢的明星”、“喜欢的音乐”等,学生完全自主设计问卷,自己统计结果、汇总到Excel制作表格、制作汇报PPT,历时一个月。黄老师说到“虽然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很多问题,但是我还是努力克制自己不去干扰大家,让大家通过自己的手来完成,体验这种参与其中的幸福感,比如有的问卷设计上、PPT设计上等的问题”。还是学生参与很重要,完全由他们来完成,让大家看到他们的努力,提升他们参与其中、尝试、发放收回问卷等的体验,丰富知识的生成过程,这种体验正是学生所需要的。黄炜老师的教育格言是“教师的肩膀上,一个扛着孩子的现在,一个扛着祖国的未来。”什么是价值引领?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我想是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思路,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们在学习时就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向。
杨竞老师的一节数学课《阅读理解思考与新编》,课堂上以一道学生自己编写的数学新定义问题为切入点,由学生自己讲解,并使用几何画板进行讲解,学生对于几何画板的使用非常熟练,讲解清楚有条理,我想这跟老师平时的启发式引导是分不开的。老师在学生讲解过程中不断进行问题引导,让学生清楚自己每一步在干啥,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好还是那么做好等等。学生在讲解这一道题目时,既掌握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还有表达问题的自信,不能不为之叫好。其他同学也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回答。可以说,这一节课,对于这个学生来说,收获是巨大的。
我想,这些应该是学生参与知识后自然而然产生了成就感、学习的幸福感。他们有了这种收获知识的成就感之后,就更加有动力来面对和解决问题,所以,我想,我最大的一点收获,应该就是真正体会到了学生参与感的重要性,学生参与了,老师就解放了;学生高兴了,老师就轻松了;我想,老师教学的幸福感也自然而然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