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这样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与会人员的兴趣。三门峡市教育局领导致完欢迎辞后,省基础教学教育研究室的杨主任宣布《2016年河南省基础教育科研管理领导力研究力提升培训研修会》正式开幕。
5月18日到20日,我和王宏建老师有幸参加了此次研修会,获益匪浅。
来自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李洪山先生做了题目为《唤醒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海南省基础教育科研管理的基本做法与反思》的报告。李院长从海南省的课题发展历程、海南省课题发展的基本做法和海南省教育科研发展的思考三个方面介绍了海南省在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方面所做的工作。该篇报告务实、详尽,李院长所提出的:建机制——造队伍——全程管理——评成果并转化这样的发展模式,对我校教科研模式的发展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李院长所提出的中小学教师在做科研的时候应具备的“十项意识”则是指导教师做好科研工作的锦囊妙计。
如果说李院长的报告是从理论的高度阐述如何发展教科研,那么来自南阳市西峡县教研室的方华瑞老师则是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向与会的老师们讲述了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将发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研究并服务于教学的实践。
微型课相比微课仅有一字之多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微型课研究颇有建树的宋伟富老师透彻的给各位参会老师讲解了微型课的概念、应用范围以及如何上好一节微型课。宋伟富老师的讲解廓清了与微型课相近的几个概念,描述了微型课的理想状态。
学习的最后是由项城市教研室胡新颖老师团队共同设计的《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十八问》的解答、点评以及现场的微信互动则将本次培训会推向了高潮。
“今日小满,会场坐满。本子记满,脑子装满。赞赞点满,收获满满。袋子装满,回家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