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集体备课
高二物理集体备课(6月12号)
作者: 发表于2015-07-04 16:59:18 】 浏览:1324次 评论:0
 
时间:2015年6月12号上午
地点:高中物理办公室
参加人员:刘卫东 周峰 王冰 张晓明
教研内容:摩擦力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FFm,其中Fm为两个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实际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计算。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Tags: 责任编辑:张晓明
上一篇高二物理集体备课(6月19号)
下一篇高二物理集体备课(6月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