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集体备课
高二物理集体备课(6月5号)
作者: 发表于2015-07-04 16:50:11 】 浏览:2111次 评论:0
 
时间:2015年6月5号上午
地点:高中物理办公室
参加人员:刘卫东 周峰 王冰 张晓明
教研内容:重力 弹力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Tags: 责任编辑:张晓明
上一篇高二物理集体备课(6月12号)
下一篇高二物理集体备课(5月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