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论文中心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体会3
作者: 发表于2015-01-05 09:09:36 】 浏览:1723次 评论:0

学习论与教学实践

看完学习论之后深受启发,其中的闪光点很多,很多思想让我触动很大。其中的一些教学指导思想,让我规范教学;通过学习论的学习,结合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发现教学中的缺点和失误,学习完教学论之后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通过理论指导,可以在以往教学中难以发现,难以提升。这次学习过后,准备改善一下。

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月第2版)中有关于学习过程,加涅提出分为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2.领会阶段,3.习得阶段,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作业阶段,8.反馈阶段。

1.动机阶段,作者介绍道,学生的学习是受动机推动的,动机有多种形式,有些与教学有关,有些与教学无关。加涅认为,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我们必须关注诱因动机,即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动机。学生有了这种动机,他的行动都会指向这一目的,并会因达到目的而获得某种方式的满足。这种动机反应了人类要操纵、支配和掌握环境的自然倾向。学生的动机或期望对整个学习过程都有影响,在有些场合,学生的最初并没有受到某种目的诱因推动,这时就要帮助学生确立动机。加涅认为,通过使学生内部形成一种期望,可以使得学生形成动机。在加涅看来,形成动机或期望,是整个学习的预备阶段。2.领会阶段,作者介绍到,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首先必须接受刺激,换言之,必须接受与学习有关的刺激。例如,在听教师讲课时,他必须注意句子的意义,而不是讲话教师的语音或者语调;在阅读教材时,必须注意命题的意义,而不是字体和版面设计。注意的过程一般认为是一种暂时的内部状态,或被称为心理定势。一旦注意某种刺激后,它就起一种控制执行过程的作用,即只对某些刺激予以加工。最初的注意是因为刺激的突然变化引起的,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许多手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改变讲话声音的高低、手势动作和其他方法。由于选择性知觉,外部刺激的各种特征必须是可以分化或者辨别的,学生只有对外部刺激的特征做出选择性知觉后,才能进入其他学习阶段。

3.习得阶段,只有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习过程才真正开始。在短时记忆中暂时保存的信息,与被知觉的信息是不同的,被转化成一种最容易被贮存的形式,这种转化过程被称为编码过程。长时记忆时又会再次编码。在4.保持阶段,学生编码后进入长时记忆贮存阶段。有一些特征,其强度并不因时间递增而减弱,有些信息因长期失用而逐渐消退,记忆贮存可能会受干扰的影响。适当安排,避免出现十分相似的刺激,减少干扰的可能,从而对信息的保持起一定的影响。在5.回忆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信息的提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此时,容易受外部刺激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寻找到线索,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在6.概括阶段,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总是在于最初学习的情境中进行的,况且,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类似的情境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在这儿,概括就是指学习的迁移。一般而言,学生经历的情境越多,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提取过程的机会,即应该让学生多经历不同情境的学习。

7.作业阶段,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映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习的内容,对有些学生来说,作业一个重要功能是获得反馈,另外些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能够获得一定的满足。在8.反馈阶段,教师应该及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与心理学家所讲的强化类似,强化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在动机阶段形成的期望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肯定。动机阶段对学习的重要性,在强化过程中又一次得到了强调。反馈的种类很多,除了作业,教师也可以采用许多其他的形式予以反馈肯定。

通过加涅的介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可以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改善。结合以上八个过程的解释以及理论,改善如下。

首先应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应该是持久的,长期的,不能够因为短期的行为而荒废。学生动机的作用如此之大,又非常重要,所以如何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如何诱导学生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诱导学生学习,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首先,是与学生谈话,鼓励学生不要着急于定目标有多高,因为定个具体的目标或者较高的目标有可能不实现,这样的话学生可能回受挫,而接收到负的反馈,这样的话会失去学习的信心,放弃学习,对学生打击更大;如果定目标较低,比如,每次学习,每次考试后,成绩比上次进步一点,这样的话就较容易实现,学生只要努力了,就会有进步,这样的话学生学习的信息更有信心,而动机会更加持久,每次都会进步。

Tags:学习论 学习 责任编辑:索海峰
上一篇学习论学习3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