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
参加《2016年全省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暨课题研究培训会》有感
作者:王冰 发表于2016-03-23 14:38:37 】 浏览:1691次 评论:0

      20163月我参加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培训会议,培训时间共2天。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课题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到课题的研究步骤,并将更加积极地投入的课题研究中。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他们以超前的思想、渊博的才识、诙谐幽默的语言、丰厚的理论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揭开了课题研究上的一层层面纱。真是受益非浅!

      17日,张丰老师就校本教研的情况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从课程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两方面阐述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比如说张老师说,月考就像烧饭,总想掀开锅盖去看看,这个看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的月考。我们不仅仅要看,一定要发挥考试的评价和诊断的作用。很生动幽默。再比如张丰老师对作业的它的情况:教师分别研究三本不同的教材配套练习的各单元: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 结合课程标准,透视作业意图;   ② 判断作业的有效性和优劣;③ 选择修改不满意的问题题;④ 梳理有效作业的特点;  ⑤ 思考如何设计、整合作业。这样老师布置的作业肯定有效果,而不是大面积的去布置作业。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校本教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再比如考试,张老师做过调查,他说70%的同学题目就没有读完就开始做题了,所以做错的几率是非常大的,我们做题都是一行一行的看的,学生做题都是一片一片看的,做题时题目审题不清就开始做,所以得分很低。同时张老师也提出,学校的教研活动不要老是听课和评课,要多研究学生,课堂改革重在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18日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的申宣成博士就课题的立项与结项的有关情况做了报告。我们申请课题如何选题及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呢?

     1、如何选题:课题是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研究前沿,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有问题意识。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下列要求:①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开展研究。 ②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③充分考虑选题的主客观条件,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④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 ⑤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2、课题研究的过程(1)问题阶段要明确发现“有哪些实践问题需要解决”;(2)设计阶段要回答“应该怎样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提出解决方案,明确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将得到什么效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行动阶段要保证“是否按解决方案采取了有效的行动措施”;采用措施去解决问题)(4)评价阶段要分析总结“所采取的行动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问题的情形及还有什么问题”等。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开展下一步研究。

     3、注重在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积累相关的过程材料,通过方案、计划、总结、教育叙事、案例、课例、研究日志、学习笔记、资料摘记、随笔和相关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翔实地记录研究过程。这些记录过程的资料也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展现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

     4、常用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由于所取样本小,其结果一般不用数量统计处理,只作定性的分析、比较。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学习一些教育科研方法,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去应用。特别是一些调查的方式、方法,例如,怎样编制问卷,怎样与学生谈话和通过谈话达到对学生的了解,在这些方面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弄不好了解的情况就会不真实,这样一来,研究得出的结果就不会真实,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5、课题的研究结果的陈述方式: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这个成果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述,如课题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作品和反映研究过程的各种资料。要注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可以是报告式,也可以是叙事式。

     申博士从课题的选题、立项课题的管理等方面,深入浅出的对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指导,针对性强,从中受益颇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一、懂得了科研就在身边通过听申博士的讲座,我明白了,其实教育科研并不是高高在上,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细节,把一些感悟、想法写下来,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改正或发扬,这也是教育科研的一个方面。

     曾经,我和很多老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有些“被逼无奈”。其实,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去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让教育科研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明白了要做好教师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走出去,多听多学多想,注意教学细节,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同时希望学校大力支持我们一线老师多出去交流学习,看看其它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如何安排的。

Tags:省级课题培训 责任编辑:王冰
上一篇2016年河南省优质课比赛心得
下一篇高二物理集体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