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两点半,全体高中外语组教师在东院英语办公室集体教研,教研以王文博老师讲座的形式展开。
王老师讲座的题目是“中国外语教育目标和方法”。王老师以去年武陟出差学习的内容为蓝本,启发大家思考作为中学教师,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
首先王老师向大家抛出三个问题:What do I teach? How do I teach? Why do I teach? 在场的每位老师边听边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怎么实践这三个问题,并聆听王老师的报告调查分析。
王老师就中国人大附中和北师大附中老师所做的十一五课题,讲述英语老师为什么教授英语。她提到,什么是语言以及语言的教育就是全人的教育。语言的学习是从句子的学习开始的,换句话说语言是一句一句学会的。而且学语言要在丰富的语篇中学习,我们要教授的是有意义的高质量的语言。
然后,她讲到,我们教的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这些知识要有益有理,即要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有益,要符合习惯规律,达到“学文化,启心智,大智善”的目的,最终达到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立德树人。
最后,王老师分析了当前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目标。目前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而实行的却是应试教育。但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应试教育让所有人变成一个人,而素质教育让一个人变成所有人。据此,她引用了人大附中英语老师的“文学圈”阅读七步法: reading, interpreting, sharing, acting, discussing, assessing,
reflecting。 他们以两年为实验周期,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推出“典范英语”公开课。
王文博老师的讲座给我们外语组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让我们对未来英语教育的发展辩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