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市数学竞赛圆满结束,河大附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高一年级一等奖获得者七人:张亚启、常明明、闫翛然、许蒙蒙、张少康、张广磊、王昆鹏。高二年级一等奖获得者六人:彭广举、郭烨、王俊峰、李晨、庞云飞、杨朝翔。
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不足,利用周二理科教研时间(4月26日)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老师分别对成绩进行了汇总,对比分析发现学生的弱点和不足,主要问题是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常规题型较易求解,但对于竞赛性质的题型,不能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知识点灵活运用欠缺。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大家的讨论,总结出以下解决方法:
1、在以后的辅导课中,所选辅导教材要求浅显易懂,知识点归纳详细,技巧性强,方法别具一格。但这只能是作为一个蓝本,不能完全依靠这一本教材。
2、竞赛辅导课的例题、习题的选择应注意针对性、阶梯性、典型性、多解性、灵活性的特点。
(1)针对性:一是针对学生实际,在学生可接受的基础上加深加宽,不能盲目拔高;二是针对竞赛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
(2)阶梯性:平时的辅导注意由易到难,由基础知识训练到技能技巧的培养,层层递进。
(3)典型性:选题是选具有代表性,能代表一类题型,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吃透几题,就能驾驭一大批题目。
(4)多解性:这里的“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一题有多种解法,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知识,获得相同的结果称为一题多解;二是一题有多种解的结果。
(5)灵活性:题型灵活多变,技巧性强,往往用常规方法不能解或解法很繁,而用某种特殊方法却易如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