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组在本周三下午进行教研活动,继上周听评张扬老师“同课异构”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之后,继续听评姚大林老师的同课题课堂教学,活动在一楼报告厅进行。
第二节,活动开始,全体语文教师首先听课,姚大林老师从一则“关爱老人,传承真爱”的公益广告切入,引出本课题探讨的主要问题——“爱的传递”,随后通过分析人的爱的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引导学生讨论人爱的能力的发展、成熟轨迹,并进而探讨在这一进程中父爱、母爱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同学们分别从感性和理性角度去体悟父母之爱的联系和区别,并认真审视父母之爱在孩子爱的能力发展当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三节课,老师们对姚大林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牛杰老师说姚大林的课八个字可以概括,"剖析深刻,教态沉稳”,讲解详明,对重点的理解和把握独特到位,比如母爱的特质,用“本能”概括之,准确精当。吴建勋老师说:反应敏捷,教态沉稳,但课堂讨论不够, 建议”减内容,加讨论”。张建学老师认为导入精当,作业则显示出良苦用心,与课题“爱的习得”相得益彰。王永生老师和冉明远老师则从两位参与“同课异构”老师教学方式、过程的差异谈到:张杨老师更加感性,课堂活跃,处理教材从后至前,匠心独运;而姚大林老师则是层层深入,由前至后,环环相扣,两相比较,一倒一顺,一反一正,体现了两位教师对教材同样深入而独特的理解。因而此次同课异构活动的目标也就圆满达成。
年轻老师参与同课异构活动,有经验的老教师听评课堂,有助于年轻老师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理解,有利于他们的快速成长,同时也体现了附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