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的责任担当
——河南省2020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程艳艳
今天是参加“省培计划(2020)——河南省义务教育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初中语文第一期”培训活动的第四天。四天里,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冲击着我们的思想,充实着我们的头脑,引发我们思考,激励我们前行。引用顾之川老师讲座的一个小标题作为我这篇心得的题目——语文人的责任担当。
一、领会精神,树立正确的大局观
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7月)。这些文件都是具有方向性、指导性的文件,在学习中我们才能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课程育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进“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读教材,提升教学的设计力
教材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依据。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倡导读书,注重培养语文素养。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系统性。教材中的助读系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用好教材,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也就是教学设计要让学生动起来,关注文本,面对文本,由关注“写什么”转为关注“怎么写”,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探索教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力
一位成熟的语文教师,应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研究教法、研究名师课例都是教师自己学习成长的方法。探索教法,更应该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与认知水平,关注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还应看能否使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获得发展。刘晓玮老师提到的“备课九问”“教师的课文十读”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而孟红梅老师在写作教学中提到的“先写后教”“一课一得”的教法都可以延伸到语文教学中去。
四、创新思维,促使自己的再成长
时代在发展,教师也要进步。课标中指出教师应适当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发挥现代教学手段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高冉老师的多文本阅读探索和微课促进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不断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技术,锻炼自己的备课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担当起语文人的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语文教育源头活水,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书写语文教育奋进之笔,建设中国语文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