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通用技术及其课程设计
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 迅捷、应用广泛、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 以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从纷繁浩杂的技术体系中根据高中技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及任务选择的,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对学生发展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 术。就具体技术而言,通用技术具有相对性。
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置
通用技术课程设9个模块,其中“技术与设计l”、“技术与设计 2”为必修模块,二者为递进关系。“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 “服装及其设计”、“家政与生活技术”为选修模块,相互之间呈并列关系。
如何理解通用技术的“通用“
有人认为,信怠技术是目前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我国信息化教育的目标追求、对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通用技术在课程价值上与信息技术的区分度不大,二者可以合二为一。还有人提出,我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并存,通用技术和职业技术可以适当结合,不必在普通高中单独设立。也有人提出,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和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那些过于具体的职业技术的适用用期大大缩短了,反而是那些具有通用性的技术变得适应性更强了,通用技术课程就比以往就更有价值和必要性。通用技术课程是丰富多彩的,技术设计的学习对于创造性想像能力、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等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技术操作的学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手脑结合、手脑协调的训练具有重要作用,技术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具有教育价值。
实施教学中 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用技术课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拓展技术教育学习经历、行使受教育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在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正处于创造潜能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想像、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应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当代社会,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使学生理解技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两者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所具有的同等意义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深化学生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应注意将技术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人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使其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昧和文化修养。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通用技术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课程内容,在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通用性的同时,注重它的先进性;应注意从学生现实生活所接触的技术内容向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延伸,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现代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和未来走向;应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到所能理解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技术信息,从而领略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意义,增强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的亲密朋友。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