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
校本研修中的教师发展
作者:程艳艳 发表于2016-03-29 16:43:17 】 浏览:1492次 评论:0

——河南省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暨课题研究培训学习心得

        2016317日、18日,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暨课题研究培训在洛阳举行。我有幸和王宏建、郭改选、王冰、高振华、宋相成五位老师一起参加了此次培训。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研室张丰主任为我们做的《校本研修的实践嬗变》令我感触很深。张主任指出,应从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双重视野来推进校本研修,发挥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

    张主任将教师研修分为三个层次:1、让教师心中有常规:注重教学过程管理,落实教学常规;2、让教师手上有技术: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技能;3、让教师脑中有智慧:通过教育行动研究,促进专业素养的进步。

    张丰主任提出了一个观点:校本教研从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技术到关注学生学习机制,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度,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专业素养和学生意识。

    我觉得“学生意识”这一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性。比如“体验考试”这一形式,我们学校每年也有教师业务考试,以中考题为模型进行命题,教师进行考试然后批改得出分数,评出奖项。而张主任所提的“体验考试”是基于唤醒教师的学生意识,反思命题与评分的教师研修。让教师以学生的身份体验测验,以研究和反思命题及评分标准,引导教师树立学生意识。

   “体验考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独立解答一份学生试卷,包括下水作文;第二阶段、再读试卷,解读分析各题的测验目标;第三阶段,交叉批卷,重点研究开放题评分标准的合理性,换位思考学生答题;第四阶段,讨论分析试题的测验目标与测验效果,研讨评分标准及改进的可能思路。

    第一阶段考查教师的个人基本素质,第二阶段上升到对知识点、考点的理解与分析,第三阶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命题的合理性及答题易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方法指导会更有针对性与效果。第四阶段则是站在提高教学水平的角度进行讨论分析,在讨论中得到教师的共同提高。我校的教师业务素质考试也可以学习这一点,让我们的校本教研更有效,让我们的教师成长更快速!

Tags:学习心得 责任编辑:程艳艳
上一篇“第三届语文教育论坛”与会心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