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教育部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二个全面: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体能水平。在2006年12月23日结束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向各级各类学校提出:“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要改革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生机活力和吸引力。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团队和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校长要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学校课外体育的开展是实现“一个中心,二个全面”的重要途径,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课外体育活动不但是体育教学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在于时间和空时的拓宽,活跃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让更多的学生每天保持一定的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开封市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河大附中、市一高、二十五中、七中、回中、试验中学、金明中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学生1000名,按性别将研究对象分男生组和女生组,其中男生530人(53%),女生470(47%)。1.2 研究方法1.2.1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河大附中、市一高、二十五中、七中、回中、试验中学、金明中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学生1000名,按性别将研究对象分男生组和女生组,其中男生530人(53%),女生470(47%)。1.2 研究方法1.2.1
本研究选取河大附中、市一高、二十五中、七中、回中、试验中学、金明中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学生1000名,按性别将研究对象分男生组和女生组,其中男生530人(53%),女生470(47%)。1.2 研究方法1.2.1
1.2 研究方法1.2.1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和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1.2.2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6份,剔除无效问卷63份,有效问卷913份,其中男生483份,女生430份,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91.3%。1.2.3
1.2.3
访问调查法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专门征求了有关体育专家的意见,并访问了某中学40名在校男女学生,在确认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后发放。1.2.4
1.2.4
数理统计法将有效问卷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2.1 开封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2.1.1
2 结果与分析2.1 开封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2.1.1
2.1 开封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2.1.1
2.1.1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认识从表1中显示可知,强身健体、有助学业、体验乐趣、提高素养是开封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同时他们也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调剂生活,扩大交际、防病治病等相联系,表2显示,有38.44%和47.97%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从以上结果表明,开封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明确的,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表3显示,男女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概念不了解的占了55.53%,很了解的占4.49%。这说明男女学生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相当低。还未能深层次地意识到体育健身运动与未来生活的密切联系。表1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目的统计一览表(%)
表1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目的统计一览表(%)
| 强 身
健 体
| 有 助
学 业
| 调 剂
生 活
| 扩 大
交 际
| 体验乐 趣
| 提高素 养
| 提高水 平
| 应 付
考 试
| 防 病
治 病
|
男
| 79.71
| 45.96
| 37.89
| 23.40
| 53.00
| 44.31
| 14.08
| 18.01
| 13.04
|
女
| 80.47
| 43.02
| 28.84
| 17.91
| 48.84
| 37.91
| 7.91
| 20.93
| 10.00
|
合计
| 80.07
| 44.58
| 33.63
| 20.81
| 50.04
| 41.29
| 11.17
| 19.39
| 11.61
|
表2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认识调查统计一览表(%)
| 很重要
| 重要
| 无所谓
| 不重要
|
男
| 41.60
| 47.62
| 9.33
| 1.45
|
女
| 34.88
| 48.37
| 11.86
| 4.89
|
合计
| 38.44
| 47.97
| 10.52
| 3.07
|
表3 中学生对终身体育了解情况调查统计一览表(%)
| 很了解
| 了解
| 不了解
|
男
| 5.80
| 43.89
| 50.31
|
女
| 3.02
| 35.58
| 61.40
|
合计
| 4.49
| 39.98
| 55.53
|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价值引导还不够,只片面地在体育课上重视了他们体能和技能的提高,而体育课在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涯中所占的比重远没有课外体育活动高。而参加课外的体育锻炼需要中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一个良好的认知,从而会自觉自愿、恒久地加入到锻炼的队伍中去。这是终身体育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技能的必要途径。因此引导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取向是中学体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任务。2.1.2
2.1.2
参加课外体育行动的兴趣从表4中显示,有29.67%和57.51%的中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但不感兴趣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主观上是由于女生喜静,怕羞、爱美,不喜欢有身体对抗及项目相对“枯燥”的运动项目,更喜爱具有娱乐性特点的项目,如果学校体育锻炼的客观条件与她们主观愿望出现差距,她们希望的锻炼条件没有得到主观满足,那么她们思想中的主观思想倾向可能转入消极状态,就会对参加体育锻炼没兴趣。表4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兴趣调查统计一览表(%)
表4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兴趣调查统计一览表(%)
| 很感兴趣
| 比较感兴趣
| 不感兴趣
|
男
| 31.40
| 59.21
| 9.32
|
女
| 27.67
| 55.58
| 16.75
|
合计
| 29.67
| 57.51
| 12.82
|
2.1.3
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从表5显示,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可供选择的9项影响因素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功课忙(48.85%),缺少场地(37.24%)、缺少器材(26.07%)和缺少指导(17.63%),也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技术差,体质弱和不感兴趣等,所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体育锻炼来减缓学习的压力,让学生在思想观念对体育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来,是我们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表5 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调查统计一览表(%)
表5 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调查统计一览表(%)
| 缺场地
| 缺器材
| 缺指导
| 功课忙
| 技术差
| 体质弱
| 没兴趣
|
男
| 36.44
| 24.84
| 15.32
| 46.79
| 13.04
| 5.80
| 7.25
|
女
| 38.14
| 27.44
| 20.33
| 51.16
| 17.91
| 8.37
| 11.63
|
合计
| 37.24
| 26.07
| 17.63
| 48.85
| 15.33
| 7.01
| 9.31
|
2.1.4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从表6中显示,开封市中学男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为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单双杠、长跑、排球等,女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是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排球、篮球、长跑、网球等,这就说明,男生喜欢对抗性强,活动量大,具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具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项目,健美操基于其项目的特点,有34.9%女生选择了该项,单双杠作为力量性项目,且其器材普及,也有19.88%的男生选择,这充分反映了男女生在体育项目需求上的差异。表6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调查统计一览表(%)
表6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调查统计一览表(%)
| 篮球
| 排球
| 足球
| 乒乓球
| 羽毛球
| 单双杠
| 长跑
| 网球
| 健美
| 健美操
| 其它
|
男
| 43.69
| 13.66
| 41.20
| 36.85
| 28.36
| 19.88
| 18.43
| 9.32
| 6.63
| 3.31
| 5.80
|
女
| 23.72
| 29.07
| 5.35
| 38.60
| 35.58
| 3.26
| 15.81
| 7.44
| 2.56
| 34.19
| 3.26
|
合计
| 34.28
| 20.92
| 24.32
| 37.68
| 31.76
| 12.05
| 17.2
| 8.44
| 4.71
| 17.85
| 4.60
|
2.1.5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从表7中显示,开封市中学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2—3次为最多,分别为28.16%和30.43%,每周4次以上(含4次)为21.54%,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1—2次为最多,分别为35.35%和24.42%,每周3次为13.72%,每周4次以上(含4次)为11.16%,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3次以上(含3次24.88%)明显低于男生(51.97%),而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15.35%)又明显高于男生,从表8显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男生的持续时间30—60min为38.7%,60—90min为23.6%,而女生为32.33%和9.53%。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30min以下的为38.6%,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也占15.35%,这也反映出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与每天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相差甚远。表7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周调查统计一览表(%)
表7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周调查统计一览表(%)
| 0次
| 1次
| 2次
| 3次
| 4次
| 5次
| 5次以上
|
男
| 6.20
| 13.67
| 28.16
| 30.43
| 12.01
| 6.00
| 3.53
|
女
| 15.35
| 35.35
| 24.42
| 13.72
| 7.67
| 2.56
| 0.93
|
合计
| 10.51
| 23.88
| 26.40
| 22.56
| 9.97
| 4.38
| 2.30
|
表8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持续时间调查统计一览表(%)
表8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持续时间调查统计一览表(%)
| 30min以下
| 30-60min
| 60-90min
| 90min以上
| 不参加
|
男
| 16.98
| 38.72
| 23.60
| 14.49
| 6.21
|
女
| 38.60
| 32.33
| 9.53
| 4.19
| 15.35
|
合计
| 27.16
| 35.71
| 16.98
| 9.64
| 10.51
|
2.1.6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从表9中显示,开封市中学男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学校的体育场馆和公共场地,分别为68.78%和20.48%,但也有6.14%的学生选择了经营性场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逐步进入中学校园。表9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调查统计一览表(%)
表9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调查统计一览表(%)
| 学校
| 公共场地
| 家附近空地
| 经营性场所
|
男
| 67.70
| 24.02
| 3.93
| 4.35
|
女
| 70.00
| 16.51
| 5.35
| 8.14
|
合计
| 68.78
| 20.48
| 4.60
| 6.14
|
3 结论与建议3.1 结论3.1.1
3.1 结论3.1.1
3.1.1
开封市中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非常明确,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的水平,但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低,大部分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比较感兴趣,但女生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不尽人意,与认识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有部分女生甚至不参加。3.1.2
开封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基本上以球类为主的一些传统项目,女生则偏爱健美操和小球,从对学生访谈的情况看,学生对交谊舞、健美、网球、游泳这些相对对场馆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开封市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现有的场馆恰恰还不适合这些项目的开展。
3.1.3
开封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是以校内运动场馆为主。体育器材基本上来源于班级和自己购买,这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运动场馆和运动器材不足是阻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3.2. 建议3.2.1
3.2.1
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校报、宣传窗、校园网等宣传手段,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娱乐体育为主,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1—2种体育锻炼项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明确“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对体育活动及其效能和作用的感知认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意识参加体育活动为他们带来学习的动力和精神活力,认识到体育的价值,最终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3.2.2
学校应增加体育场地,运动器材的建设与投入,引进游泳、网球、体育舞蹈、羽毛球项目的师资力量,或让在职、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进修深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参加他们喜爱的项目。3.2.3
学校领导应重视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在经费上给予倾斜。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如体育文化节,体育知识抢答赛、对抗赛等,针对女生的特点,开展适合女生体育的竞赛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比赛,也可以把健美操课的成套操推广,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健美操比赛,从而使更多喜欢这一项目的女生参加,以竞赛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3.2.4
课外体育活动是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应尽量不在这一时间里安排文化课,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靠课外体育活动,所以应创造条件动员这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成班级管理制,学校的作息时间应考虑到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实际情况,如适当推迟开饭时间和打开水时间,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