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11月17日,我和王雪锋老师共同参加了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举办的2016年河南省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历史教材跟进培训会。
首先由伊川县相关领导向我们介绍了伊川县的地理和历史状况,特别介绍了这里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灏兄弟的故乡,这里亦是中国理学的发源地,著名的程门立雪就发生在这里。伊川书院在培养人才和弘扬理学思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教育发展史和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部编教材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教材编写和教材特点。依据新课标(历史课程标准)等,坚持唯物史观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和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教材的时代性、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并向教师代表们提出使用建议: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
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从学会到会学。
郑州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课《东汉的兴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并为学生们讲清楚得分规则,使学生在课前做到知规则,为方便本节课的顺利开展。首先展示了两幅图片,即东汉说唱俑和陶院落。提问其分别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学生通过这两幅图片看到了东汉的兴盛与东汉末期战乱不止的社会状况,即兴与亡。本节课运用大量的多种类型史料,如文字史料、表格、图片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乡的老师为我们带来一节《江南地区的开发》,首先让学生通过地图了解什么是江南地区,通过大量的史料使学生得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最后再通过史料使得学生感受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这两节课让我们看到了在部编教材下的课堂状况,我认为课容量大、史料多样、史料丰富、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是部编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在点评环节,专家既指出了课堂的不足之处,更是为在座的历史老师们提出要求,历史课要真,做一个真实的历史传达者。
下午的活动由武汉部编教材专家解读了新变化,从框架到内容到目的的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对教师们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教法,以适应新的教材。
17日早上对教师们培训了《中国古代史的若干问题》,为老师们详细地讲解了明清史。让老师们的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这次培训,充分的认识到了新教材的变化,我也要求自己要适应变化做一个优秀的历史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