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资源
11-12思想品德八上4.3放眼世界(学案)
作者:初二政治教研组 发表于2011-11-28 10:02:16 】 浏览:1651次 评论:0

43放眼世界

 

一、课标要求

 

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交往;体会和平的宝贵,世界和人类的发展命运,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使命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难点:文明对话,平等包容

 

三、知识梳理

 

(一)世界文明,千姿百态

 

1.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为            的宝库贡献了自己独特的财富。

 

2.在不同的文化中,必然存在着相同的合理内核——                          

 

          等人类的共同价值。

 

(二)文明对话,平等包容

 

1.              不应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2.只要人们对彼此的差异抱着           的态度,就能           ,达到         

 

3.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学会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

 

             的艺术,学会          别人的习俗和信仰,          别人与我们的差异,

 

             别人的特点和长处,表现出                                  的态度。

 

(三)和谐相处,共享发展

 

1.在当今以                     为主题的时代,                           

 

            依然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发生着。

 

2.             的争夺,            的差异,                      的隔阂,成为各种矛盾冲突的根源。

 

3.世界各国、各民族唯有                                         ,以和平而不是           手段解决争端,世界才能             ,人类文明才能          

 

4.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等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困扰。要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需要       

 

         携起手来,共同应对          ,共同分享          

 

5.作为21世纪的中国少年,我们不仅肩负着                  的命运,对        

 

           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知识拓展

 

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2.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和意义

 

什么力量驱使人们做出亲社会行为呢?亲社会行为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亲社会行为不仅使我们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这会促使你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还会使你获得或巩固友谊。此外,帮助别人还有提升心境的作用,当受助者的痛苦消除并开始快乐起来的时候,助人者同样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使自己也变得更加愉快。

 

3.中国人助人行为的特点

 

1)认为对助人行为应有所酬赏;

 

  2)受恩者知恩必报与施恩者不思回报

 

  3)酬赏价值在于表达心意,不在于物质或精神上;

 

  4)倡导知恩必报

 

4.关于奉献的格言

 

☆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佚名

 

☆给予比接受更为有福。——《新约全书》

 

☆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马克思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孙中山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里

 

五、中考链接

 

1.(陕西)“守护传统是必要的,但不能死守传统。只有放宽视野,包容整个人类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守卫我们自己的文化。”这告诉我们(    )

 

A.文化具有多样性,要积极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固守中华传统文化

 

C.守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

 

D.只要学好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一定能守卫好我们的文化

 

【试题解析】题意是“既要守护发传统文化,又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选项只有C项符合要求。A项只有学习外来文化;B项只有固守传统文化;C项的说法本末倒置。

 

2.(江苏·南京)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正确的态度是(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全盘否定,发扬传统

 

C.全盘吸收,充实自我

 

D.重在鉴别,拒绝吸收

 

【试题解析】正确的态度一定是批判地继承,继承长处,抛弃短处。

 

3.(重庆·长寿)如今很多国家掀起了汉语热。为满足这一需求,我国将陆续在世界各地开办100所中外合作孔子学院。这体现了(        )

 

①中国文化已经取代了世界各国的文化

 

②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与外界隔绝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具有先进性

 

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以深厚的东方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展现在世界舞台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试题解析】①的说法本身是错误的,因为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彼此需要相互尊重。②③④说法正确。

 

六、巩固练习

 

1200612月,悠扬的蒙古族歌舞《舞彩云》在京城亮相。这启示我们(    

①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责任;②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③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④“地球村”的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近年来中国与法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年”,举办这些活动有利于(    

A.两国文化融为一体

B.增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C.中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

D.中国在文化同化其他国家

3.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穿的都是中国的民族服装。在中外交流中,中华传统文化起的作用是(    

A.让外国友人接受传统文化,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

B.中外文化存在差异

C.我们要虚心学习外来文化

D.向世界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

4.2011年利比亚反对派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对卡扎菲政府发动了袭击。这说明(      

A.和平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B.战争可以解决政治分歧

C.世界已走向多极化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影响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

5.活动与探究题

2011年,世界各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重温“二战”历史:死亡人数超过5000万,物资总损失超过40000多亿美元,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某校八年级(4)班的学生准备组织一次相关的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1)为这次活动拟定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

 

 

2)围绕主题设计几种具体活动形式。

 

 

3)为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准备以下资料,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A.请分别列举出抗日战争期间的两次著名战役和两位抗日英雄。

 

 

 

 

B.我们应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4)通过组织这次主题活动,你有何感受或体会?

 

 

 

 

 

 

 

Tags:思想品德 八上 责任编辑:丁晓祥
上一篇11-12思想品德八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下一篇11-12思想品德八上4.2情系祖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