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附中2010-2011学年八下期中测试卷
思 想 品 德
测试范围:5.1-6.3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某高中学生假日外出,遭到歹徒持刀抢劫。在搏斗中,他夺过歹徒的刀并将歹徒砍伤,从而制止了歹徒的不法侵害行为。该学生的行为 ( C )
A.应负刑事责任 B.是违法犯罪行为
c.属于正当防卫 D.不受法律保护
2.李某在公共汽车上不慎将吴某的脚踩了一下。吴某要求李某道歉,李某以自己并非故意为由拒绝。于是吴某开始辱骂李某,李某要求吴某停止辱骂,吴某却说:“这是我的言论自由,你管得着吗?”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C )
A.李某拒绝道歉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但吴某不应该辱骂他人
B.吴某对李某进行辱骂事出有因,是在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
C.李某拒绝道歉是素质低下的表现,吴某辱骂李某也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严
D.李某拒绝道歉是违法行为,吴某辱骂李某侵犯了其名誉权
3.金某和吴某因事发生纠纷,金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利用手机发送短信给吴某的亲朋好友,致使吴某名誉受损。你认为金某 ( C )
A.损害了吴某的人格尊严,要承担刑事责任
B.做出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C.侵犯了吴某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做法合理但不合法
4.央视“3.15”晚会上对手机陷阱的受害者的肖像经过处理,使其模糊不清,使观众不能清晰看出是为了 ( A )
A.尊重和维护受害者的隐私权
B.保护受害者的人格尊严权
C.保护受害者的人身自由权
D.维护受害者的肖像权
5.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为了执行任务,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或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是宪法和法律所允许的,但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下列属于合法程序的行为有 ( D )
A.公安派出所可以漫无目标地突击查夜
B.为了抓罪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
C.执行搜查时只要出示公安人员工作证明即可
D.执行搜查必须持有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由公安人员进行搜查
6.下列行为中侵犯了公民肖像权的是 ( C )
①买一些伟人的肖像挂在家中②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把顾客相片挂在橱窗里以招徕生意③以丑化公民肖像的方式进行人身攻击④某电视新闻中出现某市民购物的镜头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7.某记者用相机拍下有人偷售青蛙的照片,送到报社发表,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该商贩指责记者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B )
A.商贩法律知识丰富、法律意识强,但环保意识差
B.记者未侵犯商贩的肖像权
C.记者多管闲事,小题大做
D.偷售青蛙和未经他人同意拍照都是违法行为
8.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不包括 ( D )
A.肖像权 B.姓名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9.下列属于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 AD )
A.持刀歹徒拦路抢劫,张航奋起自卫,最终将歹徒制服
B.郝奇因抑制不住好奇心而尝试毒品
c.张纨很喜欢上网玩游戏,一玩就是七八个小时
D.肖谨很小心地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
10.八年级(1)班的小亮得知刚转来的同学小青是单亲家庭,父亲是得传染病去世的消息后,就将这一秘密告诉了同学们,同学们议论纷纷,小青为此感到很痛苦。小亮的行为 ( ACD )
A.泄露了小青的私人秘密
B.是如实反映个人信息的行为
C.既是不道德的行为,又是违法行为
D.侵犯了小青的隐私权
11.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是 ( AB )
A.下班时,工人在工厂门口被搜身检查
B.商场保安对偷盗嫌疑人进行搜查
C.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
D.班主任取消某学生“三好学生”称号
12.当好朋友向自己讲了个人秘密,你该 ( AD )
A.承担起对这份隐私保密的责任和信誉,不能随便对别人讲
B.朋友的秘密能够对自己讲,自己也可以讲给别的好朋友听
C.为了安慰朋友,以及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可以向朋友打听私事
D.不能对别人讲,这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三、辨析题(10分)
13.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我们现在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一般把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
扬他人的隐私,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我国其他的法律也从不同的角度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四、观察与思考题(20分)
14.一次偶然机会,李某(男,20岁)认识了刘某(女,19岁),随后成为朋友。数月后.刘某感到李某生活懒散,缺少追求,责任心不强,便提出“分手”。李某怀恨在心,想报复刘某,便以小字报的形式,捏造刘某有严重的生活作风等问题,并抄写多份,在刘某的单位及住处等地方张贴,给刘某的精神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刘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后,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什么权利?李某受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10分)
李某侵犯了刘某的名誉权。李某受法律制裁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李某以小字报的形式,捏造事实给刘某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5.京城某大学二年级学生白某,10月19日在校内网站的校友录上,公开留言,侮辱谩骂吴小姐。吴小姐得知此事后十分恼火,找白某理论,并当众打了他一耳光。当晚,余怒未消的白某再次登陆校友录,对吴小姐进行谩骂。吴小姐忍无可忍,将白某告到法院。网上侮辱别人,是否违法?请你发表意见。(10分)
违法。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和诽谤他人。
(从法律和道德等方面进行分析,吴某的打人行为也是不道德的。)
六、实践与探究题(21分)
16.现实生活中,公民人格尊严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丑化他人的形象,背后议论中伤他人等。1.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请举例说明。(10分)
略(列举的事例合理即可)
17.如果你所在班级召开维护公民人格尊严的主题班会,请你拟一题目,并写出几条宣传口号。(11分)
题目:①人格尊严不容侵犯②青少年与人格尊严等。
口号:①我是小公民,我有人格尊严②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③人格尊严不可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