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
2018年4月中招考试思想品德备考会学习总结
作者:胡丽娟 发表于2018-04-19 09:25:38 】 浏览:1170次 评论:0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习近平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作为一名研究中考多年的一线教师切身经验。“我不生产答案,我只是中考答案的搬运工”----寻找命题规律和组织答案的逻辑,是我的一贯做法。力求与命题者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保持一致,这是我的追求。

   中考命题,你为什么猜不到结果?站位高——你看见了一件,他看到了一串;你看到了现象,他看到了本质;你看到了现在,他从过去看到未来。立意深——突出的问题意识,强烈的责任担当。用一张卷子尽可能大的考查、引导和培育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核心能力与核心素养。设问巧——设问常变常新,指向明晰却出奇制胜。总之,中考命题,在改革创新中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求巧,巧中求精,精益求精,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直到日臻完美,尽善尽美。

   沐浴课改春风,扎根沃土成长,承雨露之滋润,展勃勃之生机。成功的实践鼓舞前行的信心,收获的喜悦坚定耕耘的执著。我们仰望着他的高度,我们享受着他的卓著,我们寻找着他的足迹,我们追赶着他的脚步,争取进步。根据题型的不同,发现其特点,并试图寻找有效的高分策略。

   首先是选择题。选择题答案呈现的特点:整齐划一长短一致综合性强迷惑性大打油诗多。这些特点的背后不难发现,命题者极深的文字功底极高的命题水平严谨的命题习惯良好的命题思维经常性关注时政较强的团队意识。再来说选项的判断:1、必须对基本事实、基本理论、概念做出准确的判断;(没错误)2、必须排除干扰项(错误选项、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不恰当)3、正确选项一定是准确的、客观的、无歧义的、符合逻辑关系的。(没毛病)在此基础上做出最后的判断。

   其次是辨析题。如何更好的处理辨析题?

1) 对所有的辩点、话题、现象、行为、举措等都不能简单地判断对与错、是与非、高雅与低俗、正当与不正当、利与弊等,尽可能要运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

2) 对原辩点要简单地思考后再作出判断:是否隐藏了主语或者是条件,在什么条件下成立,是否需要对辩点进行矫正。不管如何,对每一个辩点都要有所“怀疑”,有所补充,有所分析。

3) 学生应该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看待辨析题中两种不同观点的对与错、是与非、利与弊,理性地看待双方观点。立场不同,对同一现象的认识也就不同,要作为一名“法官”或者“仲裁者”的身份去评判双方的观点,既不能简单地肯定其中一方,而否定另外一方,又要巧妙地找到双方争论的焦点。既看到双方的冲突,又看到双方的利益共同点,从而实现辩点的“矛盾统一”。

4) 辨析题的目的在于去浊留清、去伪存真、兴利除弊,最后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5) 组织答案时应注意答案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准确性。

6) 遇到新的话题和辩题莫慌张,厘清思路、找准辩点再下笔,对陌生辩点可以暂放一边,留下答题的地方。

7) 避免单向思维,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思维是解答辨析题的关键。

8) 对于正确的观点,可以从意义、影响、地位、作用等角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分析;对于错误的观点可以从错误的地方、原因、危害、正确的观点等角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分析。

   最后,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题。我们需要问几个问题:你会审题吗?会找最佳角度答题吗?会知识的简单迁移吗?会简单地发散思维吗?观思、活探题的答案不是照搬知识,也不是大白话,而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答案中的要点和层次与设问或试题材料的关键词、关键信息密切相关;通过关键词与所学知识的链接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答题时做好与知识点的对接,有条理思考并回答问题;备考训练中的审题能力、答题素养培训可以从如何找关键词、如何进行关键词链接着手;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仍然是不变的基础,必须扎实;

Tags:中考,思品,备考 责任编辑:胡丽娟
上一篇成功在于坚持,进步源于反思 ——..
下一篇苟日新 日日新 做学习型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