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
苟日新 日日新 做学习型教师 ——2018《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心得
作者:王东凯 发表于2018-01-22 09:17:03 】 浏览:1523次 评论:0
    微信图片_20180122080420.jpg

    1月18日至20日,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组织下,全省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以及市区和县区政治学科教研员齐聚郑州商城饭店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培训。
    在开幕式上,我们首先收看了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统一思想,抓细抓实,确保义务教育统编三科教材顺利使用》的讲话,朱之文强调,这次国家组织专门力量统一编写义务教育三科教材,不是对原来教材编写出版方式的简单调整,而是着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从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把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的高度,充分认识统编三科教材的重大意义。朱之文指出,统编义务教育三科教材在理念上,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三科教材将于今年秋季学期统一在全国一年级和七年级首先使用,2018年延伸至二年级和八年级,2019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上午,我们还有幸聆听了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专家,法治教育专册主编陈大文教授所做的《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思路、内容、特点和教学建议》的讲话,陈教授主要是阐述了新教材更加注重体现宪法的精神,要规范国家力的行使,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和平衡。陈教授强调,法律与公民的关系,应定位在“法律使生活更美好!”,而不仅仅是打击犯罪,定纷止争。
    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武汉市解放中学、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法治教育专册主要编写成员吴又存老师作的专家报告“《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二天,我们先后听取了焦作市教研员梅连贤老师的示范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郑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薛依凡老师所做的示范课《依法行使权利》;河南省实验中学吴俊老师做的示范课《基本经济制度》;郑州市金水区教研员范君召老师做的报告《崇尚法治精神,培育现代公民》;西峡县教研室主任李爱杰老师做的报告《巧用教学栏目提升教学效益》;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熊芳玉老师做的专题报告《践行学科课程基本理念培育珍爱生命核心素养》。
    最后,我们一起倾听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负责人、特级教师王向阳老师所做的《魅力独具光耀神州——关于河南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培训会的最后,德高望重的王老师用两首诗,作为本次培训会的结束语
   中原颂
   中原厚重人文显,山水风景亦可观。魅力独具令神往,锦绣中原富内涵。
   河之南
   五彩云霞群星闪,六合同瞩河之南。一方热土故事丰,九九归一文明源。
   这次培训虽然只有三天,但却使我获益匪浅,感悟颇深。现就我参加本次培训学习所获感悟以及今后怎样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谈一点体会。 
    一、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认识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识到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对我们原使用教材的修编与完善,而是在框架结构、编排立意上进行了整体重新设计。 
新教材具有浓厚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优秀文化渗透于教材每一框节中,真正培养有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华民族血脉的自信中国人。新教材注重学生已有经验,注重活动设计,注重拓展延伸,注重情景再现,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倡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式学习,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在问题设计上,新教材问题设计开放,有梯度、有深度,富有思维含量,注重培养健康人格、法治精神和公民的素养。 
道德与法治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每一框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做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识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二、今后怎样上好道德与法治课 
    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符合青少年发展的需求,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合。面对新教材,我们如何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主导作用,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知识讲得更加透彻和明了,引导初中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学习,丰富初中生的精神世界,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觉得在以后教学中我要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深入钻研新教材,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善于及时转变教学方式,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按照实际学情进行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增加了法治教育。那么,如何向初中生讲解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呢?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多与学生沟通,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逐步的向初中生渗透法律知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双向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拓宽初中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初中生对法治的重视程度,使初中生能够形成基本的法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紧贴学生的生活,开展德育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课堂的开放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适当选取生活中的案例,结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初中生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三)、围绕新课标教学,注重互动探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彻底改变了传统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学生应付考试的工具的现状,更加注重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服务。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将我国的法治更加鲜活地表述出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领初中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我在教学时会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对学习技巧的指导,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乐于上道德与法治课。 
    总之,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改革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元化的视角分析问题。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要清晰的了解新教材改革的内容,提高对新教材的认识,结合实际教学实际,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互动活动,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Tags: 责任编辑:王东凯
上一篇2018年4月中招考试思想品德备考会..
下一篇河大附中初中政史地组集体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