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
2016年河南省思想品德优质课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王东凯 发表于2016-10-13 12:42:48 】 浏览:1242次 评论:0
IMG_20161011_153734.jpg

   20161012-14日,两年一次的河南省思想品德优质课展示活动在美丽的焦作进行。初中政治组王东凯胡丽娟老师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经过层层筛选,参加这次讲课的老师有来自商丘市实验中学的楚林林老师,她做课的题目是“我和父母”;焦作市万方中学的张玉林老师,他做课的题目是“感受生命的意义”;济源市济水一中的卢丽波老师,他做课的题目是“走进法律”;郑州市七十三中学的杨永丽老师,她做课的题目是两代人的对话。安阳市第六中学的郝晓谨老师,她做课的题目是“男生女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李天凯老师,他做课的题目是“我知我师,我爱我师”;平顶山市第六中学的刘建丽老师,他做课的题目是“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新乡市第一中学的王明豪老师,他做课的题目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洛阳市第五中学的郭琪老师,她做课的题目是“这是我的责任”;商丘市第一中学的王建科老师,他做课的题目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濮阳市第五中学的李春燕老师,他做课的题目是“创新是关键”。

   虽然每个老师展示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是每堂课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给了我深刻的启发。他们的导入新颖别致,或是学生自编自演校园情景剧,或是反映国计民生的视频,短短几分钟,就能把学生的兴趣巧妙的引入到课程中。他们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或激情辩论,或侃侃而谈,或慷慨陈词,在欢快而又紧张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孩子们的知识更加系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郑州大学第一附中的李天凯老师设计的一场精彩的辩论赛。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向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慕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然而互联网教学能不能取代传统教学呢?孩子们各抒己见。互联网教学可以最大程度的突破时空限制,孩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到来自全国各地区名师专家的讲课,互联网最大程度上集合了声音图像、思维导图,可以让知识呈现方式更加灵活,更加直观,更加生动。这些优点都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然而我们知道,老师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要有爱心,要有激励、督促、引导的作用。师生之间除了语言上沟通,更重要的是要有心灵上的沟通,精神上的交流。这些心灵、情感、精神层面的沟通是互联网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经过这样一场辩论赛,孩子们就能够更加深切体会老师的作用,更加从心灵深处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学生既在辩论中扩展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升华了尊师爱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可谓一箭三雕。为了让孩子体会老师的辛苦,李老师让一个学生扮演小老师,给大家讲了一道数学题。讲完,让大家点评,大家发现尽管这个学生已经事前准备了很长的时间,但是上台后还是会紧张,有些做题步骤还是不能够很好的讲明白。这时候大家就能想明白一件事,老师也是人,也会紧张,为了备好每一堂课,老师台下付出的心血是非常惊人的,最后告诫每一名孩子都要上课认真听见,珍惜老师的每一节课,不辜负老师辛苦付出。这样的活动,真实自然,毫不做作,但教育意义确是深远的。

    记得戏剧大师常香玉老师的人生格言是“戏比天大”,我越来越感受到“课比天大”,作为老师,讲台就是我们的人生舞台,唯有精益求精,不懈奋斗,方能

Tags: 责任编辑:王东凯
上一篇参加“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
下一篇视像中国在线课程第六期公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