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同课异构”研讨
本周三下午,初中历史备课组就《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的“同课异构”进行了研讨。
研讨中,张彩霞、王雪峰两位老师发表了自己对这一课的设想,张萍、陈丽萍、王振锋老师就他们的设想进行了点评。
张彩霞老师说:
服饰和瓦子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到宋朝服饰特点的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还应该使学生更深刻的探究:宋朝服饰特点变化反映的社会现象1、表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2、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 3、少数民族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还要让学生掌握瓦子的情况:繁荣的表现: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瓦子产生的原因:城市的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
在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社会现象的同时,更多的探究社会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与反映的社会实质是我讲这一课的重要特点。
王雪峰老师说:
主要内容:本节课讲述的是宋朝时期的衣食住行及娱乐和节日生活,与生活非常贴近,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本节课教学过程中。
背景:作为我们所生活在的开封,北宋古都遗址,有许多皇城遗风,与本节课内容非常贴近。
构思:让学生在景点和社会中收集有关宋朝的衣食住行和习俗方面的东西,在课堂上以导游的形式展现出来,一个导游主讲衣服,通过展览北宋官服表演来讲解宋朝衣服的发展历程,再以两个同学分别在北宋和和南宋饭馆吃饭的情景剧来展现宋朝的饮食,在酒足饭饱后,让一导游带领大家去瓦子中娱乐,并讲解。途中发现有一卖粽子------端午节,引出宋朝的节日与今天的异同(导游讲解)。最后一导游带领大家参观民居,大家都比较累,坐牛车去(解释不坐车和轿的原因。)最后讲述一个趣事,在回来的途中一女生的鞋脏了,去店里买鞋时遇到的尴尬事情。教师用课件进行配合。
意义: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点评:
本课教材中涉及的历史问题,基本上属于社会史的范畴,给老师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们两位老师均对本课做了很深刻的探讨,王雪峰老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宋代,张彩霞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宋代社会风貌出现的原因,让学生思考宋代,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诠释本课,为初中历史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