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组新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作者:胡丽娟 发表于2018-10-15 09:10:25 】 浏览:1664次 评论:0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018年河南省《道德与法治》课改研讨会学习有感

20181010日,我和张秋娟老师一起,来到了美丽的古城洛阳,参加河南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领略到了来自全省各地优秀教师的风采,也感受到了洛阳伊川孩子们的灵气与才华,更是被王向阳主任和郭淑琴老师深入浅出的分析所折服。这里简单跟大家汇报。

905211828241580215.jpg

   这次的研讨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教师进行优质课课堂展示;第二部分:河南省《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命题专家郭淑琴老师评课并做讲座。

   首先是老师们的优质课展示。老师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自己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深厚的教学功力,融汇于课堂中,用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游戏、辩论等教学活动,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节课:第一节是来自洛阳二十三中的杨洁老师带来的《我们的情感世界》,她之前上交的教案和她实际使用的教案完全不一样,我猜测她是近期做了调整,而且通过贴合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情感来源于生活,情感与情绪的不同,情感的作用等,尤其是材料的选择,时效性很强,在讲述“爱国情”时,用到了十一国庆期间的一张照片,贴近生活,引发共鸣。

   第二节课是来自平顶山的董建新老师带来的《创新永无止境》,既能够“高大上”,又能够“接地气”。董老师的课堂导入非常新颖,“小艾同学”的无所不能,让所有人都感慨它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而智能的背后,是科技和创新的结晶。导入创新强国的建设,非常自然。而且董老师在事例选择时,也是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值得学习!

709657654201101078.jpg

之后是来自郭淑琴老师的讲座,郭老师以《厚积薄发 化茧成蝶》为题,既分析了各个老师课堂的精妙之处,又从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深入地分析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关注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质和价值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可教、可学、可考试。新教材弱化知识体系,不再铺陈观点,基本是具体案例体验和情境活动,易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通过活动生成观点。这样有利于师生在学习中创设真实人物情境,培养批判质疑和实践创新等素养。

其次,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性,自绝地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人类文明宝库中认识,广泛了解世界文化、各种先进文化,并侧重学习中原文化。

再次,法治教育得以加强。法律是严肃的,法治教育是生动的,法治内容是必考的,“法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与上册第三单元“孝亲敬长”的内容中均有涉及。不仅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而且关注法治生活的体验,强调法治思维、法治精神的渗透,明确提出青少年要树立法律信仰,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最后,生命教育的凸显。一方面,围绕“认识自我”作为主线贯穿于三个年段的教材中,从我开始,围绕我与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等一切现实的“关系存在”展开,逐渐成长为更健全的自我。生命教育是公民身心和人格健全的基础,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

   纵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内容既充分体现国情,又具有全球视野,更加强调“回归生活”,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生活经验的教学线索暗含于每一节课。教材的价值引导,是以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为起点,承认、接受不同学生的个体化的生活经验,力图使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能够得以表达、分享、相互交流。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不同经验之间的碰撞乃至冲突,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个体经验的反思、调整和扩张。

   遵循这一思路,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暗含着一条生活经验的线索:每一框都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每个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道德学习的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内容的设计,希望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识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的生活领域。

这次优质课学习,我也受益良多,我也会认真总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多吸纳老师们的宝贵经验,把他们运用于今后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为了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永不止步!

Tags:优质课,学习 责任编辑:胡丽娟
上一篇2018年12月5日初中政史地组教研活..
下一篇讲一节有温度的道德与法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