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课是浙江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刘彩萍带来的《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这堂课有三大亮点。一是 “法律扑克牌”道具的使用。打扑克牌本身就是我华夏民族喜大普奔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这种形式的使用非常明确的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我们就是要玩着把知识学了。对于相对枯燥的公民权利介绍,这应该是一个妙不可言、事半功倍的做法。二是老师在课前事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写着具体法律条文的扑克牌,然后以晒自己的幸福生活为引,让学生认知和判断一项又一项公民权利。我以为这也是一个能让陌生师生迅速感情升温的做法,1300多人的观摩课,学生如此紧张还要面对一个不认识的老师,如此方式令双方情感贴近并能配合默契,从而使课堂大放异彩,着实花费了不少心思,值得借鉴。三是板书设计构思巧妙,幸福一词首尾呼应,令人耳目一新,也觉圆圆满满。

第四节和第五节课是同课异构课堂,都讲《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两名授课老师风格各异,各有千秋。第一节的朱翠华老师从外国友人simon到中国的游玩引发中外的文化交流与往来。这堂课可能不太符合我的口味,我对她比较深刻的印象就是老师没有时间概念,50分钟的时候她才进行到提供给我们的教案的(二)2,后面还有(二)3和(三)(四),于是不得不在听到下课铃声后匆匆忙忙结束;之所以前松后紧,我觉得跟单一的课堂形式也有关,对问题的思考提问朱老师几乎都采用学生单独回答的方式,而且每个问题几乎都提问8人左右,严重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堂不完整。


相比较之下我更加欣赏第二节课。程迓庆老师这节课亮点很足,他在课堂上开设了“知识抢答”环节,并且配有较为高端的抢答器,学生可以通过拍案桌上的按键从而取得答题权。知识抢答本身就是一种比较能调动课堂氛围的活动形式,加上抢答器的配置,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瞬间爆棚,每个人都热情洋溢,跃跃欲试。
然后,他的课堂规则意识很强。所有的活动开展之前他会有非常明确的出示规则,给学生配合展示课堂以很好的指引。回想一下我们的教学,也许有时候出现一些不如人意,不是因为我们教的不好,也不是学生不愿意学好,只是我们双方欠缺沟通,学生不明白我们的要求罢了。
再次,所有老师的展示课都是请学生以“说”这种口头表达的方式参与课堂,直到程老师出现,他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白板,要求学生就讨论的“小明到美国求学后应该怎么做呢?”话题,将本组的主要观点意见写到白板上。这其实就在教学中落实了学生“写”的能力。
最后呢,程老师是本次展示中第二个为学生准备礼物的。不过这个礼物不是上完课派发的,而是在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中由于表现出色现场派送的,而且这个礼物就是糖果——MM豆。我们当中肯定会有较多的老师觉得这是一种低幼化的奖励方式,可是如果你在现场你就会发现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这种方法很奏效。更意外的是,MM豆居然还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并且是美国文化的一种标志性产品。这样的处理就让MM都脱离了单纯的奖励道具的身份,它是讲述内容的一部分,承担着解读认知的作用。。
最后一节课是广东省深圳市龙城初级中学的刘锐老师讲授的《拥抱和平》,由于广东省思品不是考试科目,所以,课堂学习更加讲求趣味性。刘锐老师在广东省享誉盛名,是因为他在历史和思品两个学科中创造性地开设编歌教学。没错,我去了一趟卫生间,回来后,课堂就进展过半了,如果说别的老师都是尽可能细致入微地展示自己的课堂的时候,刘老师每次请同学反馈的时候都会催促到:“快点,快点啊”,所以,他整个只用了33分钟就上完了一堂课,其中,他参与引导和讲解的只有十分钟左右,后面的就是学生对所学的和平:编写歌词——点评歌词——唱出好声音,之后老师又现场指挥大家合唱一首歌,对,听课老师更多地倾向于这是一堂音乐课。课后竹西中学刘岚校长也是全国第一届思想品德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评课说,这是一节形式比较单调的班会课,你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必每次每个都一一作答吧?他有一点我觉得比较新鲜,但不知道合不合适,就是他的板书全部是提前准备好的,用时拿出直接粘贴在黑板上的。

我总结了一下,这六节课有以下共同的优点:
1、
教师个体素质高,语言表达能力强,常常妙语连珠,课堂系统富有逻辑,整节课流畅自然。
2、重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3、 课堂活动形式多样。
4、有自己独特的亮点。(法律扑克牌、抢答器、编歌……)
存在的不足:
1、时间把握不准
2、课堂环节不完整:小结、练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