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论文中心
“践行陶行知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 发表于2011-10-19 13:49:43 】 浏览:2179次 评论:0

践行陶行知思想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之一。英语阅读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储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从文章中已获得的信息,结合自己积累的学科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分析和归纳的思维过程。单一的词汇、句型和语法训练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学习英语的一种方式,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拓宽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底蕴和社会习俗。阅读技能主要是指通过阅读能够抓住重点,了解大意,理解文章内涵,感知书面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判断作者意图,猜测特定语境中的生词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目前的应试要求快速阅读、准确理解。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 夯实阅读基础,把好词汇关

 

  一般来讲,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词汇量、语法知识、背景知识的多少,其中词汇量尤其重要。只有当学生具有了相应的词汇量,才能从词汇辨认等基本技巧提高到抽象概念形成等高级技巧的掌握,才能利用背景知识和必要的上下文线索来实现意义构建。那么怎样加大学生的词汇量呢?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好课本内出现的词汇。几年来,我尝试着让学生记住课本内出现的所有单词并会运用,不仅仅局限于“三会”、“四会”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选择一两本适宜的课外材料,每天讲一个小故事,并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故事中出现的生词,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第三,教师尽量用英语讲课,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词汇的复现率。同时,培养他们处理词汇的能力,先按拼读规则读单词,以及根据构词法知识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及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词汇学习原则,学会根据上下文处理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的能力,留意一些与阅读理解密切联系的词汇及其功能。在复习词汇时可以使用“拉网”式方法,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词汇过滤一遍,引以用符号标识每一个单词并针对实际有目的地进行记忆。

 

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的不良习惯如下:(1)单词成句,目不成行,学生喜欢一个个单词进行阅读,这样既影响速度又影响质量。(2)逢字必查,碰到不会的单词总习惯用词典去应付,不懂得变通,不知道利用上下文等来阅读。(3)喜欢用笔指点,文本内到处可见其笔的痕迹,结果造成学生阅读思维混乱。(4)喜欢边读边念,发出声音。以上种种陋习不易被人发现和重视,但确实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可等闲视之,应尽快改掉。良好的阅读习惯会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对英语学习者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些做法: 

 

1.限时阅读。英语阅读速度因人而异,学生可根据本人的英语水平、读物的长度和难度、题材等规定出阅读时间。计时阅读的目的是从时间上约束自己,迫使自己定时定量地达到阅读目标,以利快速阅读习惯的养成。

 

2.扩大知识面。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不但取决于他的语言水平,还取决于他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比如,养成经常阅读中文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那么阅读英文报纸就方便多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阅读专业英语必须熟悉专业知识,另外,还要了解有关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 

 

3.整体阅读。即注重文章大意,不究细节。很多情况下对文章的宏观理解远远重于对某些细节的精确掌握,它有利于我们调动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去领悟作者的意图,掌握中心思想和组织结构。阅读中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只言片语上长时间滞留。要学会用英语思维,即直接用英语接收信息,避免出现将英文翻译成汉语再去理解这一中间环节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朝夕即成的。要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主要靠阅读本身来完成。因此,学习者在阅读训练方面要持之以恒,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多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适时、适量进行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即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并达到相同的理解准确度,是进行阅读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整体阶段侧重解决好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度之间的矛盾。

 

在第一阶段,可降低读速要求,追求较高的理解准确度,适当穿插一些词汇知识,复杂的语法结构,对语篇结构的分析和讲解,侧重为下一阶段扎牢阅读基础:第二阶段,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提高读速要求,同时也要保证低于75%的阅读理解准确度;第三阶段,抓读速和理解准确度,有前两个阶段的基础,完成这个阶段就会水到渠成。

 

2.培养学生处理冗余信息,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随着量的不断增加,语篇加长,信息量也随之增多,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冗余信息。因此,阅读训练时,要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善于捕捉和综合利用有效信息,不拘泥于对个别与阅读理解考题无关的字句或段落。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式,调整阅读速度,合理分配时间。首先快速阅读,了解全文大概内容,寻找具体信息。其次,仔细慢速阅读,归纳文章主旨,猜测推断,若欣赏,文章应进行广泛阅读。利用文中的“信号词”调整阅读速度,提高解题效率。信号词一般有预示前后内容相同或相似,或者互相补充说明的信号词。如,and,in addition,besides,若遇到此类词可适当加快阅读速度或可借此推测生词的词义,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实词可帮助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基调。还有代词I、we、my、our,转折词but,however,yet和情态动词must,should,ought to,以及连词although,though等。其后所述内容与刚提到的相反或暗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若遇到此类信号词时,要放慢速度,因为其附近的信息往往是命题和答题的主要依据和线索。

 

四、改进训练方法,提高主体参与意识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训练,容易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做、教师改的水平上。阅读的评讲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单一的逐篇翻译选项解析浪费了时间,却并未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实质的影响,这样的结果让老师无奈学生困惑。现代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加强英语阅读训练主体的参与意识。因此,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任务型”。“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规定的目标,感受成功”。具体到阅读教学领域,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阅读实践的主角,并对阅读活动提出明确的目标以及具体的操作要求、方法和步骤。

 

教师不但要传授英语知识,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 消除他们的急躁、恐惧、恼怒等消极情感体验, 排除干扰。因此,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指导是完全必要的。另外,让学生了解各种文章的类型,掌握文章的特点, 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都有很大的作用, 让学生体验成功,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篇文章, 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作者的身份、地位、观点立场。所以, 对不同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心态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 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语言知识, 而且要教文化知识。同时, 学生自己也要广泛地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 达到拓宽自身背景知识的目的。泛渎教材的选择在整体安排上要做到从易到难, 难度适中, 体裁多样; 材料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和目的性;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并有利于教学的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实质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不断实践, 勇于探索, 才有希望使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松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000

 

2.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2001

 

3.杨家成:《必须加强高中阅读理解的训练》,2005

 

Tags:阅读 责任编辑:宗向峰
上一篇赴河大为“国培班”讲课文稿
下一篇教材整合研究 中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