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论文中心
教材整合研究 中期报告
作者: 发表于2011-10-18 13:49:54 】 浏览:2857次 评论:0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英语教材知识整合及配套资源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材 整合 资源 过程 成果

 

正文

 

一、课题概述

 

    在全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下,很多教师及教材都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着探究,我们现在所用人教版教材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内容及安排也不断完善,但许多一线教师及学生在使用中还是发现:教材中一些知识安排的过于零散,顺序模糊,课本知识跟随训练不到位等一些感受。结合我们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高效教学、高效学习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最有效的利用教材,使学生学得快乐,思路明白。正好学校在2011年上半年及时地提出了进行教学研究的建议,因此我们2010级英语备课组在田惠英老师的带领下就“初中英语教材的整合及配套资源”准备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探索和研究,并打算形成一套完整的学期性、单元性英语知识,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和其他备课组及学生的学习提供教学、学习上的资源借鉴。

 

    首先我们确定研究人员包括:田惠英、宋相成、李炯、李小花、朱秋、李娇娇、吴瑞、孟莹共8位老师,由宋相成老师作为负责人。经过缜密讨论,我们确定了研究内容:初一下后半段和初二上人教版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及其他相关辅导材料,整合出单元模块重点:单元重点单词、词组、句子和语法项目,匹配导入课课件、复习课,四课时学案、单元测试卷和单元拓展阅读。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不求快但求稳,不求多但求精,真正使整合出来的资源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成绩,同时在应用中精益求精,及时修改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力求下一轮能借鉴过来进行使用。

 

    我们把教学实践过程和研究过程融为一体,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用研究去推进我们的教学成效,反过来用教学实践去检验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以人教版初一下教材为蓝本,充分参考和吃透新课程标准和大纲对初中生各种能力的要求,结合近三年来河南省中招英语指导的方向,以单元为模块进行梳理、整合和精选。我们8位老师分工合作,并加入每位老师的自主创新元素,一单元一总结,形成单元知识体系。

 

    具体地说,每位老师负责一个单元,去理解吃透本单元基本知识,并充分考虑本部分内容在整个初中阶段所起的作用,在研究中,从中招的角度甚至孩子进入高中后的发展这样的宏观上去体现和把握本单元知识的讲解,并使之充分体现在辅助的配套资源及练习中。然后再由整个备课组进行大讨论,删减不合适之处,增添遗漏之处,并对每一处文字表述和每一道练习进行推敲确定,随后,运用到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去,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学生学习的接受掌握情况,最后对本单元所整合知识资源再进行修正、定稿。

 

三、研究过程

 

    从四月初接到学校申报课题的通知后,我们备课组8位老师就本着向学生负责,对的起良心的原则,牺牲大量课余时间,甚至晚上和周末的休息时间,不断地进行讨论论证课题,及课题研究中的具体操作,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确定了上述课题,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和后来学校提出的进行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本教材研究的大方针精神有相当程度的吻合。

 

    4月中旬确定课题后,鉴于我们当时的教学进度已进行到unit6末尾,故我们决定从unit7着手开展。首先由宋相成老师来完成Unit7 的任务,

 

万事开头难,414

,周四,我们全体研究人员齐聚初中外语组,由于是刚开始,还没有一个模式可以去依托,所以我们每一位参研人员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大胆地提出了个人有独到的看法和实施方法步骤。鉴于教案每一位老师都有书面教案,且考虑到在以前学校推行的学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且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一致同意把5课时教案改为4课时学案。接下来是每天负责老师忙碌的身影,每一点上课间隙电脑前辛勤地敲打。功夫不负有心人,421,随着Unit7 授课的过程,对Unit7各项研究成果也初具雏形,我们又坐在一起,对Unit7 成果进行讨论,纠错优化,在充分听取和融合了其他老师意见的基础上,有对Unit7 进行了精确修改定稿。

 

令人遗憾的是,田惠英老师于

4月底退休,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失去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优秀领导者。田老师鼓励我们克服困难,积极投身工作和研究中。

 

428

,有李炯老师负责的Unit8 进入了实质进展阶段,李炯老师首先对Unit8 的研究思路和组成进行了梳理和畅想,大家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经过一周的教学和时间,我们不断地对Unit8 的应用效果对李炯老师进行反馈与意见,与五一假期后定稿。

 

5月上旬,有李小花老师负责的Unit9 和有吴瑞老师负责的 Unit 10 也相继出台,我们于519

对这两单元成果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大讨论。及时地对应用中出现的个别不足进行修改,对终稿进行完善。

 

6月初,我们又在集体备课时间之外,另外找了两节课的时间对朱秋老师负责的Unit11 和李娇娇老师负责的Unit 12 进行了定稿。

 

另外,利用期末考试末和7月初的时间,我们充分对Unit7—Unit12 的全部内容重新去审视,争取站在学期末的相对高度上来对我们前一段的研究成果整体进行把握。

 

四、中期成果展示

 

    4月中旬到9月中旬,除去近两个月的假期时间,在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对初一下从Unit 7 Unit 12 共六个单元进行了整合处理,以单元为模块我们原创、整合和精选出了六个单元的模块重点。每单元包含四课时学案,本单元重点基础知识,作文仿写,导入课课件,复习课课件,拓展阅读训练,单元测试卷共七块内容。

 

    其中四课时的学案用于学习新单元前及过程中使用,能让学生对每单元每课时需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不过多浪费学生时间,使用中学生能尽快把握本课要点,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另外便利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小结复习。

 

    导入课课件以对话和小活动为基础,通过句子的反复操练建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概念及知识冲击,能使学生在大脑中尽快泛起本单元话题的意识,同时采用灵活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话题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好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基础知识包括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单词、词组和重点句子,既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检验,又可作为复习本单元知识时的练习,涉及全面,能让学生尽快切实掌握本单元基础知识,同时又查漏补缺,让老师看到本单元知识中还有哪些讲的不到位,让学生看到他还有哪些记忆掌握的不到位,应用方便。

 

    复习课课件充分涵盖了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又建设性的穿插进典型练习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可以使老师和学生都尽快地从整体上和宏观上对本单元知识体系用一条线的形式串起来,使学生学完本单元后,较好地掌握,避免出现学生学完某单元后,大脑中只是凌乱的知识。

 

    作文仿写简单易懂,以本单元话题为蓝本,先有老师讲解本单元话题如何进行作文及作文中注意事项,然后有学生独立就本话题或其拓展话题进行作文,老师批改后在就本话题作文学生易错点进行纠正,已达到学生学以致用。

 

    拓展阅读训练每单元包括45篇和本单元知识体系联系紧密的阅读文章,有负责教师进行精选并作适当的原创,旨在使学生接触大量的文字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并建立英语文章文字对学生大脑的冲击力,以适应我们匮乏的英语大环境。

 

    单元测试卷的形式采用既接近中考题型,又充分融合本单元基础知识考查,尽可能全面地考查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做到年级考试时间大致统一,全收全改,并及时向家长和学生作出反馈,让学生能尽快查漏补缺。

 

五、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 我们把刚开始定题时的5课时教案改成了4课时学案,是否符合研究要求,期待实践检验。

 

   2. 学生习惯养成难,丢掉却非常容易,如何在研究中尽可能地想方设法和体现学生英语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坚持好的英语习惯而不丢失。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

 

   3. 我们的研究注重了基础与阅读,如何在研究中充分体现听力的重要性,并把听力教学切实贯穿于我们的研究中?

 

   4. 我们现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还是建立在成绩的基础上,有没有更好的评价机制,来更全面地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

 

   5. 我们的学生人多班大、程度不同,这给我们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基础好的学生有的知识不用讲、练,基础差的学生没有兴趣,练了也不会,很是着急,不知顾哪些学生好,而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不知该如何处理之间的矛盾?

 

六、下阶段研究方案

 

    1. 坚持原来良好的、负责的研究态度,认真严谨地研究。

 

    2. 由于田惠英老师退休,孟莹老师到初一年级任教,本学期要对每位老师的任务及分工稍作调整。具体为:宋相成Unit1,李娇娇 Unit2  朱秋 Unit3  吴瑞 Unit 4 李小花 Unit5  李炯 Unit 6 宋相成Unit7 李娇娇 Unit8  朱秋 Unit9  吴瑞 Unit10李小花 Unit11  李炯 unit 12. 并争取增加更多的集体讨论和修正时间。

 

    3. 由于本学期学校提出了开发校本教材的设想,所以我们计划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弥补,做到既不重复工作,又全面的完成两项工作,更好地为河大附中的学生服务和提供帮助。

 

    4. 做好本学期优秀学生的拔高工作和基础薄弱学生的转化工作,并处理好在研究中尽可能兼顾两方面学生的工作。

 

    5. 充分体现阅读在初二上期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增加适量的课外阅读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6. 及时做好总结和单元结稿工作并及时做好结题报告。

 

                                                   

 

 2011-09-26

 

                                                      宋相成

 

Tags:研究 报告 责任编辑:宋相成
上一篇“践行陶行知思想”提高学生的阅..
下一篇大声读书的十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