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在2019年7月19-22日和方文玲、宗向峰、孟琳林三位老师一起来到湖北宜昌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教育深度融合高级研讨会”
本次大会围绕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共举行了12场学术报告,10节优质课展示,2场专家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一片火爆景象。参会代表超过2300余人。
刘骏教授以“Opportuinties and Challenge in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n Digital Age”为主题,指出中国的英语教学比以往任何国家都更具有挑战性,因为我们被要求使用更多的技术来满足数字学习者的需要。我们教什么和怎样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及他们在未来几年的学习动力。鉴于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和对各种资源的整合接触,学校课程的设置和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可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生成需求。因此,语言教师的角色是从课堂教师向辅助教师转变,从知识来源向资源顾问转变。
张连仲教授以“ 信息技术支持的外语教育生态改进——活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成长服务 ”为主题,以目前中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以老师使用信息技术上课带来的便利为例。指出目前语言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更好、更丰富、更权威、更直接、更有效率。”张教授表示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流,而人工智能是人的智能的延伸与拓展,能够帮助外语教师提升教学效益,减轻工作负担,达成以往单人教学无法实现的追求,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能人所不能,做人不须做,助人高效做。”口语100为我们的语言学习提供了非常先进的技术支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转变思维,跟着清睿教育(口语100)让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加智能化。
施建国主任以“从应用走向创新的愿景和路径”为主题,表示技术从来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因,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是作为内容不断丰富的课程资源,二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的过程,创新教学方法;三是作为思维更新教育发展理念,重塑教育形态。施主任以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实践为例,提出了“理念”、“器物”、“环境”、“课程”四位一体的整体思路构建学习情绪,推动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创新,阐述了在基础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五种形态和推进教学创新的六条路径。
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习了多位老师的优质课,对于中学英语教学与信息化的融合有了更深的感触和更直观的理解。
总之,本次学习给我带来了冲击,带来了新的理念,带来了信心和信念,教会了我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也让我站在了更高的平台来审视自己和学生。一句话:收获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