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论文中心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作者:范俊杰 发表于2011-05-18 13:52:06 】 浏览:3383次 评论:0

摘要  反馈作为控制论的重要概念,是指操作物按操作中心的指令活动,其本身的状态,又作为一种新的信号返回,使操作中心对操作施以调节。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把课本知识合理有序的输出给学生,又要不断的接受来自于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调节教学流程和内容、适时适量调节,以及组织后续教学。由此对自己的信息传输进行调节对学生的信息接收实施调控;学生不仅接收教师传输来的信息,而且输出反应信息,再接收来自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一边加工贮存,一边调节自己的后续学习。利用好课堂反馈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检验自己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建构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因此,可以说,课堂的有效反馈,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关键字  课堂反馈;优化;策略;学生

 


一、如何进行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方式

 

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反馈。首先是口头反馈,这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通过口头语言交流的信息反馈,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口头评价和学生质疑等。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难度要适中,使大部分学生能作答。课堂讨论应紧密围绕教学重点,按提纲进行。口头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答问、发言、学习态度等口头给予肯定、表扬,指出要完善或纠正之处。学生质疑就是对所学的某些内容提出疑问或不同见解,由学生或教师作出解释。第三是情态反馈,这是通过学生听课的表情、坐姿和教师教态交流的信息反馈。

 

()课堂反馈的量

 

教学效果与教师、学生相互从对方得到的反馈信息紧密相关,应尽可能增大信息的反馈交流量。教师的语言、板书要精炼,教具的使用要明了突出,争取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提问、讨论、练习等,适当提高教学活动频率,获取更多反馈信息。

 

()课堂反馈的质

 

所谓质,是指反馈信息的真实性、代表性。不真实的,不具代表性的信息不仅发挥不到应有的功能,而且会干扰教学。因此,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信息必须有所选择、合理取舍。

 

()课堂反馈的时间

 

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的学习兴趣较浓,注意力教集中,遗忘率低,对所产生的错误观念也易排除,因此及时地进行反馈十分必要。教师应随时对学生的答问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质疑给出解释,同时教师边讲授还应边收集学生的学习反应,随时对教学工作调节和矫正。

 

()课堂反馈后的调控

 

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后续教学,当教师出现设计的课堂容量偏大或偏小时,应当即调整授课速度,若原设计的问题难度偏高或偏低时,应设法改变;当学生回答含糊或有出入时,教师应进行反问;当学生练习中出现典型错误时,应在全班予以订正,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教益。

 

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反馈的几点策论

 

(一)多样性的教学反馈和选择性的教学策略

 

在反馈的时空上,有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从受教育者看可分为群体反馈和个别反馈。无论哪一种反馈矫正都是为了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反馈由于参与学习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思维品质不同、学习动力不同,他们在摄取信息方面具有选择性,因此,课堂教学反馈亦呈多样性。教师不仅要事先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激发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及时调节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探究学习的需要,哪怕是多花费一些时间,也要广泛地全方位地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感知,这正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良好契机,也是选择性教学策略的出发点。

 

(二)思辩性的教学反馈和导向性的教学策略

 

反馈的多样性并不等于正确性,而正确的和思辩性的反馈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尺度,为了提高反馈的正确程度,使反馈起正效应作用,因势利导抑制负效应,采用导向性的教学策略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面对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语言信息反馈和各种神态的表示,老师应艺术性地有意识地有序列地选择某一二个反馈信息,为顺利解决“症结”开出良方,或提供思考方向,提供新旧知识节点等,再次把学生引下海,扬帆启航,直至达到知识的彼岸。

 

(三)评议性的教学反馈和及时性的教学策略

 

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40分钟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练习的数量和质量等是变量,教学信息反馈的强弱等是变量。增强信息反馈的正效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更能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自我调节学习方法。这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信息反馈必须及时。

 

把有益于学生改变视角深入思考的、有益于学生调节学习方法的、有益于引起学生广泛争议的比较关键的信息,教师及时把它反馈给学生。在教学策略上,采取信息“放大”等技术手段。将有些“含有谬误的、含有创新意识的”反馈信息,通过实例或反例呈现在学生面前,它把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的想法,推向全班学生共同讨论:也可以把学生表述不很清晰的想法或仅仅是一个看法的萌芽.教师根据学生原意重组语言,归纳成引起讨论的问题;也可以把学生提的问题用一个简单的图示,或者随机的题目等显性的方法转化为引起讨论的问题等等。通过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引起原本没有想过或者也有类似想法的学生的共鸣,这比教师备课时设计的问题要强得多,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也感到十分亲切。在一般情况下,教师非常及时地把评价的信息反馈给在备课时,练习设计力求“短、平、快”,力求当堂批改,缩短错误持续时间,提高练习——批改——再练习的信息反馈的频率,加快循序前进的步伐。

 

(四)差异性的教学反馈和层次性的教学策略

 

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能力有差异性,所以在反馈信息的处理上更要因人而异,要分层递进,这是因材施教原则所决定的。我们通常在模仿、巩固练习这一递进性学习中,重点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较差一些的学生,提高反馈信息的频率,强化反馈信息正效应的作用,降低他们学习的困难程度,增强他们学习的勇气。对于要求较高层次的练习,主要是为“吃不饱”的学生而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额外补充。教师在不同层次学习中获得的反馈信息要经过筛选,尽量做到反馈信息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有的可以作为个别辅导,把信息反馈给相关的学生。对于虽较复杂但有典型意义、有益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的问题,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正确敏捷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这并不是冷落和羞辱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而是让全体学生包括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开阔眼界、耳濡目染,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我们要细心返还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增大或诱发内因,靠学生内部状态的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所以,在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不断探索学生心理,找到切入点。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让我们多给他们表达见解的机会,恰当纠错,课堂会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Tags:课堂反馈 责任编辑:范俊杰
上一篇新课标下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