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
第五届新世纪杯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和观摩活动学习感悟
作者:吴伟霞 发表于2015-10-21 08:06:12 】 浏览:1812次 评论:0

 第五届新世纪杯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和观摩活动学习感悟

                                                   吴伟霞

108

下午,鲍华军带领桑静华,郭玉成和我,一行四人到沈阳参加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新世纪初中数学教材编委会主办的《第五届新世纪杯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和观摩活动》。历经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 109号下午到沈阳军区现代管理学院报道,安排住宿相关事宜。

1010号上午,我们研究了四个分会场的老师老师上交的教案,衡量了每个老师的学校,把我们四个人分了两组去两个会场听课,我和桑老师去第一分会场,鲍老师和郭老师去第四分会场听课。当我们来到承办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学习的时候,首先被该校的雄伟大气所震撼,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也熙熙攘攘,整个活动分为四个分会场,每个会场安排四个老师现场授课,17个老师现场说课,无论是授课还是说课选手都具有很高的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精心的设计,展现给我们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课堂,通过学习,让我感到受益匪浅。

原定于10日上午800开始的第一节课,由于班车路上临时出问题,学校定于1000前让听课的老师们参观校园,对校园和初高中课间操的参观让我这个班主任学到不少东西。首先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的校园很大,分初高中部,但是都在一个校园,不管是住宿还是学习,校园的A-E走廊里陈列的是学生的画展和每届学生捐赠的图书。每个班级前面走廊上展览了学生军训和大合唱的照片已做宣传。走廊的另一侧的窗台上展开了各科笔记,让每一个来参观的老师和学生学习。特别是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的课间操:初高中的课间操分开来上,一个部上课间操,另一个部上课,铃声分开控制,不受影响。先是高中课间操,同学们井然有序的走进操场,不打闹,站好队伍,当听到跳大绳音乐响起,每个班按顺序跳绳,看台上每个班都有同学给指定的班级打分,紧接着是跑步,,没两个班是一个整体,在拐弯处相遇,一起拐弯,一个班跑慢了,另一个班等着一起拐弯。跑步过后是集体亮相,举牌走三圈展示班级队形。高中课间操后是初中课间操,初中的孩子们可没有高中的哥哥姐姐沉稳,不过他们跑步过去目的是迅速站好队,当花样跳绳的音乐响起,这些孩子们可是沉稳多了,和高中一样接下来是跑步和队列展示。课间操让我联想自己学校的课间操,觉得只要我们的操场足够大,我们的孩子们一样可以在短短两周的时间内做到这样,甚至更好。

接下来的听课也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是安排:第一分会场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课由来自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吴永莉老师讲授的《有理数的乘方》,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安排合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教师适当引导为辅,分为情景引入,探究新知,应用新知,梳理总结,当堂检测,课后练习几个板块组成,特别是探究新知的部分,有抢答填空,你写我读,展台展示,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归纳总结等活动完成,立足学生的认识基础,围绕问题和活动展开,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但存在不足之处是难点和易错点强调的不够,比如负数的乘方符号确定的问题。

第二节课是由来自于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张福宗老师讲授的《线段、射线、直线》,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地位,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作为平面几何的入门课,教学中老师尽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从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自然地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导对线段射线直线作进一步的研究,让学生经历“情境导入-建立模型-解释运用和推广”的数学过程,注重了思维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呈现出一种层层推进的节奏,环环相扣的衔接。

第三节课《确定位置》由宁夏银川北塔中学的的张利老师讲授,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发放,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六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应用拓展,巩固提高,归纳小结,分层作业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四节第四节课《函数》由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的张漫漫老师讲授,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的教学环节:提供函数概念例证,抽象出函数本质属性初步形成概念,概念的深化,概念的运用,归纳小结五个环节,抓住一条主线(完成函数概念的建构)来进行展开,在建构的过程中,核心是---舍弃其本质属性,保留其本质属性。以上现场授课结束后,都有提问答辩和评委当场点评环节,真理不辨不明,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进一步得到了教学理论上的升华。

说课的老师,也是精心准备,各具特色,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重庆市南开中学汪海洋老师和青岛市第二十七中学韩莎莎老师的说课,整个过程设计流畅合理,语言优美动听,体现了老师很高的专业修养和表达能力。

      学习是可贵的,课堂是精彩的。通过这次可贵而精彩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最大的感悟就是授课方式的转变,平时教学中还是传统模式,课堂情境引入的环节太过简单,缺乏趣味性,没能在课堂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没有充分重视知识的生成环节,以后尽力克服种种不足之处,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掌控能力,提高个人素养。

Tags: 责任编辑:郭改选
上一篇第九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
下一篇第五届新世纪杯全国初中数学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