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高一物理集体备课
总结第一章知识点
1、质点:用来代表物体的有质量而无大小形状的点。质点是理想化模型,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2、参考系:为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来作为标准(假定不动)的另外的物体。
(1)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2)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在研究地球表面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3、坐标系:用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坐标轴应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中学物理常用的坐标系有一维坐标系和二维坐标系。
4、路程(标量):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5、位移(矢量):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1)位移不可能等于路程;
(2)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单向直线运动),其余所有情况位移大小小于路程。
6、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名称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定义式v= x/ t
v= x/ t( t非常小)
物理意义一段位移 x(或一段时间 t)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 某时刻(或某位置)物体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运动快慢
7、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8、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x—t图象 v—t图象
表示质点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斜率表示速度 表示质点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
2013.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