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
5月31日高中物理组关于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讨论
作者:王国庆 发表于2011-05-31 15:53:30 】 浏览:1481次 评论:0

今天下午,高中物理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一篇重要文章,进行了一场转变教育观念,进行有效教学的讨论,通过学习,大家深受启发。

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

传统式教学,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 ,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愿望、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注重.往往是教师说得多、做得多,学生想得少、说得少,形成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累,效果还不理想的局面.在新型教育理念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功的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过程要“以学定教”。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自由讨论的场合,创设听取意见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保证自主探究活动顺利、高效进行.彻底摒弃过去的填鸭式教学理念,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模式。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从“重教”向“重学”转变。

.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推理、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力学重点内容时,引导学生清楚认识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如何推导向心力?进而如何推导万有引力?引导学生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如何推导动能定理?进而如何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学生能熟练推导完成。通过推导定律、定理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楚的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定律、定理不再是毫无联系、各自孤立的内容。同时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发展。相比之下,如果只让学生记住这些定律、定理的内容、公式,然后让学生通过做题、练习来掌握,学生的学习只能是事倍功半,只能是低效的学习。

.要重视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物理教学中应注重概念教学

四、物理教学中应注重物理表述能力的培养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六、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归纳、总结

七.注重教学反思

①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②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③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已深入人心,但高考仍是检验素质教育成果的主阵地。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物理的引导者,要弄透各个知识点,还要熟悉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关注每年的细微变化。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讲解、训练、强化知识,通过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面对问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平稳的心态,能从容地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反思教学内容应包括知识讲解、理论传授、定理、定律理解及应用、例题选择、习题编制,讲解分析等做得是否准确到位。这样才能使物理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细节、教学效果,教师的这种行为能引导学生不满现状、不断上进,养成其高标准、严要求的学习习惯,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基本的、最好的渠道。我们只有本着一种创新的精神,不断努力,不断探究,跟因时代的发展,才能成为智慧型教师,有效型教师.

 

 

Tags:有效教学 责任编辑:王国庆
上一篇高中物理组九月六日教研
下一篇高二物理组5月26日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