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7日,在高中英语组组长张莹老师带领下,我们赶赴新乡辉县市参加第十三届河南省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
此次大赛与往届不同,改变了以往仅通过评比成型课的单一形式,首次采取当场抽题,30分钟限时封闭准备,“无生”授课的形式。授课内容由省教研室提供,而非课本素材,这对老师的专业素养,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组长张莹老师的指导下,我逐一准备阅读、听说、语法、写作等各个课型,认真研究揣摩可能出现的素材类型,为比赛做好了细致而充足的准备。
11月8日早上七点抽签完毕,在紧张的三十分钟的备课过程中,我以所提供的素材为基础,结合在平时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巧妙地设计出以阅读带写作的实用型课型,得到了十五位评委的一致肯定,最终取得了省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通过此次大赛,不仅展示了教学技能,更锻炼了灵活使用教学素材、针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环节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又观摩了十位老师的优质课,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对教材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全体学生活动起来,努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要保证学生的全员性参与到很活动中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之有效鼓励,好在什么地方,而不仅是笼统的,单一的表扬。改变纠错方式,不是单存的教师纠错,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纠错,学生帮助纠错,学生给老师纠错等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每节课我们都要反思:确立教学目标,巧妙设立教学环节,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新的认识:
首先是英语情境的设置,英语的学习要求在语境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单词。这就是说我们在教给学生一句话、一个词时还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用句子、词语。所创设的情境如何即利于课文的导入,也利于重点单词、句子的引出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方面。这也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我想以后多注意这一点,让学生编对话时,给他们设立一个情境,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也让他们明白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其次是注重基础,适当拓展延伸。这次听的课没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课文,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在教学中采取互动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学校老师不同的教学方式。
本次活动就像是面镜子,从中折射出我们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例如:英语教师的门面——口语,课堂教学设计,重难点的把握等等。记得某位专家曾说过,“教学就像一盘菜,呈现方式、教学的仪表、举止的完美就如一道菜是否具备色香味,而知识点的落实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就如这道菜是否有营养,只有有营养才是最具价值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像厨师一样,不仅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来,更重要的是能做一道对学生来说能营养终身的菜来。”成为这样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这个狭窄的区域,走到蓝蓝的天空下面,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必然是明媚的蓝天!
三尺讲台就是我们的人生舞台,所以要成就自己成功的人生,就要演绎好这三尺讲台,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不断去锻炼,不断去挖掘,不断去创新,才能舞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