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集体备课
高一语文组第十四周集体备课
作者:张建学 发表于2011-05-27 15:49:54 】 浏览:1186次 评论:0

汉代完人,世所罕见

——《张衡传》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2011年5月26日上午二三节

参加人员:高一全体

主备人:张建学

备课记录:

 

总体设计

    《张衡传》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地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写作时绝少使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入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也惟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件交待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思路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把握课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文言词句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识记文史、文化常识。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理解生命价值的体现方式各有不同。让学生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并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

 

 

 

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

 

 

 

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课文所涉及的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13)    就:就职,任职。(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15)    应:应职,接受官职。(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⑤苏辙字子由⑥诸葛亮字孔明⑦刘备字玄德⑧关羽字云长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附录】 板书设计                          

 

 

 

 一、品格文才   

 

 

 

无骄尚之情不慕名利 举──不行辟──不就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才高于世,奇其才                                                

 

 

 

二、科学成就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造候风地动仪时间名称构造、功能 效验、使用 详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Tags:集体备课 语文 责任编辑:张建学
上一篇6月1日高二语文组集体备课
下一篇5月25日高二语文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