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组新闻
吸纳众家所长   铸就自己风格(一)
作者:冉明远 发表于2016-04-01 01:27:34 】 浏览:4729次 评论:0

——2016年参加中原名师集中研修报告  

                        2017  河大附中  冉明远

 

一、研修基本情况

1.  研修选题及具体研修问题 

     这次研修的主题是“立体多元的发展之路”。 

     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教师专业发展专题;名师工作室专题;名师论坛专题;教育科研专题

 

 2.研修目的及主要任务 

        了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走向,努力攻克教师专业发展的壁垒,进一步了解名师工作室的建立程序及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学习教育科研的实施方法,学习已认定名师的先进经验,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豫派实践型教育专家。

 

3.研修的方式与主要方法   

        领导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专家专题讲座引领;名师论坛,经验分享;导师对所指导的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学员之间的思维碰撞,资源共享;学员自己总结、领悟、反思。特别是沟通交流非常充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员之间学术氛围浓厚,研究探讨热情高涨,气氛活跃,发言踊跃,场面热烈。

 

4.研修过程与主要研修活动 

      研修过程:2016313日报到,31421集中研修。 

      研修活动:开班典礼、专题报告、名师论坛、小组研讨、个人反思感悟、开题论证会、随时随地的学员互动。


二、研修的体会和收获

    参加这次集中研修体会很深,收获多多。

 

1.省厅重视,规格高标

    20159月,河南省教育厅制定和发布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通知》,随文发布了《中原名师及培育对象考核管理实施方案(试行)》,这标志着中原名师及培育对象考核管理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这次培训活动是20152020系统工程中,一年一度的培育考核常规化活动。培训活动的领导者是省教育厅;组织者是省师训处和基础教研室;实施者的是浙江师范大学。120位培育对象是已经取得中原名师称号的40位中原名师和80位培育对象,都是从全省140万中小学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六届省名师的优秀代表。在开班典礼上,教育厅师训处杨永盛处长发表了重要讲话,重申了去年刁厅长“7.18”讲话精神。阐述了中原名师培育的意义,明确了培育的方式方法,最后又对培训对象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丁武营主任对培训对象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指出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为学员建立培训档案,设置负面清单。领导重视,要求明确是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2.组织严密,管理到位

    浙师大有着丰富的教师培训经验,承办过许多大型的高规格的教师培训活动,原本让教师教育学院承办,浙师大领导班子决定上升到学校层面,由学校统一组织,协调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各部门共同开展工作。指派蔡志良教授任项目组首席专家,姜根华教授任项目组负责人和培训班主任,叶紫儿、倪慧、钱姬君三位老师作副班主任。在培养计划、课程安排、专家选聘、组织考核、学员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做了周密安排。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丁武营老师全程跟进指导,协调各方关系,征求学员意见,组织分组,为80位培育对象制定了培育导师,全程辅导。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精细化管理,这是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3.效果很好,收获很多 

    这次培训聘请的专家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有理论方面的顶级专家,像课程建设方面专家浙江省教研室课程部主任钱万军,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领军人物,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站在现代教育改革前沿的教育专家,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的申宣成博士,阅历丰富,理论和实践都极其卓越的教育行家。他们把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特别是申博士的讲解幽默风趣,很接地气,把从事课题研究比喻成一场死去活来的生死之恋,形象生动。有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领导,像浙江省金华教育学院的吴惠强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童志斌副校长,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对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洞若观火。有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校长、教师,像杭州市学军小学杨一青校长,浙江温州九中的方海东老师,他们虽然没有大家们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通过不懈努力成就梦想的做法对我触动很大。杨一青校长“一辈子在一个学校干了一件事(育人)”看似普通,却贡献卓越,成就非凡。特别是方海东老师,就目前来说就是一个一线教师,班主任,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他是一个有心人,他是真正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去做的。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可是却极其谦虚,低调。说自己能接受的称号是“一个努力的人”!他的努力是我望尘莫及的!他的许多做法我也做过,可是我就是失之于坚持,他坚持每天写一千多字的教育随笔,令我非常感佩。正像叶澜老师说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坚持创新不断变换花样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我所不能企及的。有课题研究方面的专家,浙师大的林一钢教授,对课题研究很有研究,无论是选题、立项等宏观的掌控,还是注释、参考文献的选用等具体细节都介绍得清清楚楚,使我们这些空有实践经验不会升华成理论的一线教师,真正了解并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这次能成为林教授的学生,受业于他的门下荣幸之至,一定努力学习,争取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大的突破。

    专家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方法,无不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首先,听了专家老师的报告,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激情。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对工作产生了些许倦怠之意,应付之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老教授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工作态度,老校长以校为家,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人生追求,年轻教师们兀兀穷年、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促我猛醒,令我振奋。使我更深刻感受到“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地健康地成长。 

   其次,通过座谈,我认识到加强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的必要。

 

Tags:中原名师 培育 研修   报告 高中语文组 责任编辑:冉明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上一篇通知具体事宜
下一篇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