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党史知识学习专题(二)
作者: 发表于2021-05-24 19:44:05 】 浏览:1093次 评论:0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决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党史知识学习专题,以党史知识问答的形式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党员干群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教师队伍,夯实忠诚可靠的思想基础。我们将每天更新20道题进行每日问答,欢迎您一起跟我们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这次会议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七大提出的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党的七大提出的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22.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一二一”运动。
23.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24.全面抗战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段,从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战略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5.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会议提出“两个务必”是: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27.1956年9月召开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建立之后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28.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29.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30.“三反”运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五反”运动: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31..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1963年。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焦裕禄。
32.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试验基地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33.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这次会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34.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同志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提出强烈批评,却被江青、康生等人诬为“二月逆流”。
35.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36.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受到与会者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7.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38.1979年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会发表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39.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则和规定今天依然适用,要继续坚持。
40.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拔乱反正胜利完成。
Tags: 责任编辑:孙玉昌
上一篇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党史知识学习专..
下一篇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党史知识学习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