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根据市文明办《关于组织收看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基础巡演开封专场的通知》精神,我校党委及时向全体教师发出通知,要求有条件的教职工于晚上19:30在家注意收看开封电视台播出的“关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巡演”直播晚会。
据统计在27日当天晚上,我校大部分教职工分别在单位或家庭收看了开封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事后,大多教师都对此反映很好,认为所播出的节目内容积极向上,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展示了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极大地宣传了一种积极健康美好道德表彰,满满的正能量。本次巡演以全国道德模范为人物原型,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刘兰芳、田连元等曲艺名家领衔,将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精心编成二人转、数来宝、莲花落、相声等丰富多彩的曲艺节目,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精神震撼,他们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在两个小时的节目播出中,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事例展示在大家面前,他们的感人事迹让人看后无不为之感动。他们中有舍弃自己的货物不顾、在洪水面前积极救人,让儿子和自己走在最后的退休教师李明素;有照顾几个孤寡生活又不能自理老人长达30多年的农民林秀贞;有在疾驶而来的汽车面前把六个孩子推出去,而自己却献出生命的殷雪梅老师;有为夫还债,常年奔波的吴秀君;有为了病人耽误了失去了孩子的维族赤脚刘医生;有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站在领奖台上,台下是经久不息的掌声。一枚道德模范的奖牌是对他们可歌可泣行为的最好诠释。
在看过道德模范巡演之后,不少教师还写出了观后感受,针对节目内容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评论。纷纷表示全国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迹很具有时代性和教育性,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向同学们讲解道德模范事迹,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向道德模范学习,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管理之中,不断推进我校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下面是部分教师的观后感:
我校党委副书记王春晓的观后感:
开封市敦复书院院长王英杰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王英杰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长年耳濡目染父母积德行善的他,从小就明白做人要学会帮助、知道感恩。他存善心、行善事,常年捐资助人;拿出经商30年来积蓄的1000多万元,开办敦复书院,弘扬先进文化、传播中华美德,免费让30多万人接受道德教育,为人们建起一座省心修身的“精神殿堂”。 在古城,这座书院与他的创办者——王英杰一样闻名。致富后的王英杰不忘感恩社会,先后资助12名贫困女孩从小学直至大学毕业;出资70余万元重修开封西关北街道路;为汶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近10万元。
1996年,王英杰购买的60吨玉米被利欲熏心的商人掺了水,导致玉米运到目的地后发生自燃,损失惨重。这让王英杰深深感到,现在人们有钱了、生活富裕了,但如果道德滑坡了、诚信丧失了,赚再多钱又有什么用?2008年8月,王英杰毅然放弃家族企业,开办了敦复书院,走上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之路,用道德力量凝聚人心,以精神力量回报社会。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英杰在南京听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便和妻子商量,决定开办传统文化学习班。说干就干。为创办敦复书院,王英杰先后出资1000多万元,分3次共买回1060平方米的房屋,装修成教室、宿舍、餐厅,并购置了教材、桌子、凳子等。敦复书院现已拥有500多个座位的大礼堂、两个可容纳300多人的多媒体教室,以及能同时供200多人食宿的餐厅和宿舍。
敦复书院属纯公益性质,无论举办哪种形式的教育班,学员吃、住、学全部免费。有人不解:“吃饭不要钱、教书不要钱,投资1000多万元一分不挣,每月还要投入10多万元,老王这是图的啥?”有人不屑:“傻!傻得还不轻呢!”每闻此言,王英杰总是坦然一笑,并鼓励家人致力于敦复书院的公益事业。
为办好敦复书院,王英杰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1060平方米的房屋,建成教室、宿舍、餐厅,为学员创造了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保证后续资金,他不仅将自己每年收回的130多万元房租全部投入,还鼓励全家十几人致力办书院、做教育。为了扩大书院影响,他亲自奔赴各地聘请道德模范、文化学者200多人做书院的兼职教师,并主动将敦复书院打造成开封市道德讲堂总堂。从2008年成立至今,这里已经举办大型公益讲座48期、固定道德讲堂35期,开办接受外地学员的长期培训班5期,全国各地30多万人次受教育,无数个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充满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飞入了无数人的耳中和心中。
王英杰办学的主题是弘扬、播撒中国传统文化,讲孝道、爱心、乐善好施,并以自己行善积德的精神赢得社会和学员尊重。他说:“很多东西用钱是买不来的,如亲情、真诚、忠诚、爱心、尊重、快乐和幸福,要想舒服,必须要学会施予。”,他还说过,“我发现了长寿健康的秘诀,那就是放下比得到快乐,舍弃比得到幸福,给予比得到自豪。” 他以一己之力,引领了关心社会、心存善念、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
老干部主任徐砚田的感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亲开美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从她身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今年6月10日,一名歹徒携带爆炸物、刀具、汽油等潜入浩口镇第三小学,一手拿着爆炸物,一手拿着打火机,直接闯入教室。面对歹徒的威胁,正在上课的秦开美没有惊慌,她一面耐心地安抚学生,一面机智地劝阻歹徒不要有过激行为。她不顾个人安危,向歹徒提出:“让孩子们先走,我留下做人质。”歹徒同意将秦开美作为人质,确保了所有学生迅速有序地安全撤离。她心里装的是学生,面对歹徒毫不惧怕,一心想着怎样才能救出自己的学生。她的事迹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她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把我留下,让孩子们先出去。”学习了秦开美老师的先进事迹后,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在一场生与死的考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她用如此恳切而又坚定的请求,换取了52个孩子的安全,她不是伟人,却在坏人面前表现得镇定、勇敢、智慧,超乎了常人的想象。淡定的她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说:“我做的都是我该做的”,因为平时生活中的她就把教育事业和孩子们当做自己的生命。
秦开美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她面对歹徒的威胁,用镇定的语言抚慰孩子们惊恐的心,体现出极大的教育智慧。她以生为本、沉着冷静、因势利导的教育智慧让人赞赏。她在自己和学生生命受到威胁的生死关头,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视学生生命高于一切,挺身而出,主动提出自己当人质,换取学生的安全,体现出一位人民教师舍己救人的崇高境界和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她舍生忘死、挺身而出、义勇兼备的担当精神令人敬佩。她从教二十多年,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扎根农村基层,淡泊名利,甘于平凡,无私奉献,以自己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她恪尽职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叫人称颂。她不是太阳,却给孩子们无限光明;她不是雨露,却滋润了人们的心田;她不是工程师,却铸造了世上最美的灵魂。
秦开美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震撼了我,我更加明确教师要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同时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教师应该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不断的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习先进,严格要求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要有一颗平常心、知足心,不会受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的影响,不做那些违背师德的事情,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学习秦开美同志,就是要学习她以生为本、沉着冷静、因势利导的教育智慧。秦开美同志面对歹徒的威胁,用镇定的语言,抚慰孩子们惊恐的心,体现出极大的教育智慧。她长期担任班主任,爱生如子,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学习秦开美同志,就是要学习她舍生忘死、挺身而出、义勇兼备的担当精神。秦开美同志在自己和学生生命受到威胁的生死关头,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视学生生命高于一切,挺身而出,主动提出自己当人质,换取学生的安全,体现出一位人民教师舍己救人的崇高境界和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学习秦开美同志,就是要学习她恪尽职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秦开美同志从教二十多年来,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扎根农村基层。她恪尽职守,淡泊名利,甘于平凡,无私奉献,以自己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知道自己的努力还不够,秦开美老师为我指引了方向,让我明白“三尺讲台”也能是一个耀眼的舞台!
张聘老师的观后感:
我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看这个故事巡演。耳边是主持人饱含深情的语言,眼前是那一个个真实故事的再现……
他们中有舍弃自己的货物不顾、在洪水面前积极救人,让儿子和自己走在最后的退休教师李明素;有照顾几个孤寡生活又不能自理老人长达30多年的农民林秀贞;有在疾驶而来的汽车面前把六个孩子推出去,而自己却献出生命的殷雪梅老师;有为夫还债,常年奔波的吴秀君;有为了病人耽误了失去了孩子的维族赤脚刘医生;有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站在领奖台上,台下是经久不息的掌声。一枚道德模范的奖牌是对他们可歌可泣行为的最好诠释。
而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在评选结束之后为父捐肝的事迹。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孝子故事广为传唱。然而随着社会物质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的增多,人们耳闻目睹的更多的变成了父母的付出,什么《哈弗女孩刘亦婷》等更是认定了孩子的较量归根结底就是父母的较量。在这种情境下,弘扬“孝老爱亲”显得就特别重要,而他赵明亮为身患肝癌的父亲捐献肝脏就为天下的儿女在孝敬父母方面作出了榜样。虽然当采访他的时候,他说手术成功率挺高的,但我们都能看出他决定为父亲的性命与病魔赌一把的决心。太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母亲为了儿子如何如何,父亲为了女儿怎样怎样,这些子女为了父母牺牲些什么的例子太可贵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让不赡养老人、丢弃孩子的悲剧不再发生吧。我从国家举办这次活动中,看到了党和国家树立、弘扬一种良性的、不容置疑的正气的决心。
卢学位老师的观后感:
2016年8月27日,我和组内同事看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巡演》,总共有四大项,有见义勇为奖、敬老爱亲奖、诚实守信奖、敬岗爱业奖。他们一个个都让我感动。其中,让我最为震惊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见义勇为奖获得者徐丽华老师,另一个是敬岗爱业奖获得者王国强。
徐丽华是一位老师,教书是老师的天职,而她却为了救学生而牺牲了自己。她用弱小的身体挡住大汽车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难以抹去,让我永远记忆犹新。我不知道您为什么会这样做?但我想一定是您的善心驱使您这样做的吧!您真是太伟大了,不只您教过的学生,我想所有的学生也都会像他们一样为您的离去感到悲痛。我多么想自己能变成一个神医,能让您起死回生啊!可我不能,只有请微风带去一颗我最真诚的心,我为我们有您这样的老师骄傲,我要向您学习,我会向您致敬,您的壮举会永远激励我:做一个好人。我会祝福所有像您一样的好人一生平安 。
王国强是一位航天技术的研究者,他的发明更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然而他的名字里却有一个强字,国强的强,这也正是最能代表他的一个字。他是个名人,是个伟大的科学家,是多个重大奖项的获得者。但他却很少出现在领奖台上,因为他太忙了,他不是在航天研究基地,就是在去航天研究基地的路上。王国强曾做过这样一个梦:在丰收的季节,他研究的火箭也升空了,奇怪的是他的火箭像月球那么高,航天技术是世界顶尖技术水平,而他就坐在火箭下面乘凉,这就是他的火箭下乘凉梦。这不明显地告诉我们王国强迫切希望现实中的航天也能发展这么好么?我真是太幸福了,因为有这样一位敬岗爱业的人在我们身边,我们怎能不感到幸福呢?
赵青老师的观后感:
第五届道德模范故事巡演,不会终止的是我们坚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模范,总有一天,它会回报社会,造福大众。
康德曾经说过,一切美德都是由于放弃自我而成的。果实之所以极度甘美,便是由于企求萌芽使然。时代在变,不变的是那永垂不朽的精神。我一次次被平凡的英雄感动的热泪盈眶。大家的美德善行,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其中最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丁红玉和何艳。
丁红玉,她是身高仅有82厘米,终生无法站立行走,骨质易脆易断的“瓷娃娃”;她是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宣传片中广为人知的淘宝明星卖家;她秉承“以诚为本,以信立业”的经营理念,战胜艰难困苦,绘画出属于自己的“美画人生”。
何艳,婚后不久,丈夫到藏区维稳和抗震救灾,为国效力。三年的婚姻,夫妻相聚不足三个月,何艳对此却无怨无悔,坚定支持。她是“最美女税官”,更是“最美媳妇”。
通过学习道德模范们的事迹,我们发现,他们的行为或许并不惊天动地,他们的事迹更多地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积累而成,在日复一日的行动中成就。他们的善行,不是一时之念,他们的坚守,源自内心的信念。而学习道德模范,也不用“高大上”,每一滴水都能照亮太阳,每个人的细微善举,最终汇聚成全民向善的力量。
观看道德模范颁奖仪式,感受到一颗颗真挚的心,在跳动,感受到一颗颗自我奉献的心,在耀眼。如今大学生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大学生本来应该是“天之骄子”,是“高材生”的代表,是知识分子,然而,近些年以来,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屡屡出现,使得许多人开始关注大学教育的问题。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应当是包括知识、生命、生活、情感、人格、心理等一体的项综合教育。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而言,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品德,进入社会后,要坚持自己的品德,影响周围的社会道德,从而一步步改变整个社会的社会道德
仝如冰老师的观后感:
2016年8月27日晚,我观看了开封电视台播出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巡演”,在巡演演出中,演员以歌曲、快板、相声等形式再现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
毛秉华老人离休后,一门心思扑在收集史料上,只身一人跑遍了湘赣两省边界各县的农村,还到赣南、闽西、广州、北京、长沙等地拜访了32位老红军和红军后代,收集革命文物21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离休工资大部分用于义务宣传所需的开支,并先后向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捐款8000余元,上交特殊党费和设立公益事业基金共5.1万元,累计捐款11万余元;先后为井冈山市畔田、龙市等15所中、小学筹资1100多万元,解决学校的危房改造、校舍扩建、道路不通和安全饮水等问题;个人捐款和筹款,帮助180多位家庭贫困的大、中、小学生上学读书。
王英杰,男,汉族,1953年12月生,河南省开封市敦复书院院长。他存善心、行善事,常年捐资助人;拿出经商30年来积蓄的1000多万元,开办敦复书院,弘扬先进文化、传播中华美德,免费让30多万人接受道德教育,为人们建起一座省心修身的“精神殿堂”。王英杰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长年耳濡目染父母积德行善的他,从小就明白做人要学会帮助、知道感恩。致富后的王英杰不忘感恩社会,先后资助12名贫困女孩从小学直至大学毕业;出资70余万元重修开封西关北街道路;为汶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近10万元。
金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路遇匪徒抢劫一对母女,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不料另一持刀匪徒冲出,金汉只身与两名匪徒搏斗,身中数刀,但在负伤9天后,依然带伤登台演出。等等还有许多道德模范。
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一位位光彩耀人的模范,一段段令人动容的讲述!这是爱的海洋,一场心灵的洗礼,我被感动得无以用言语来描述。这些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以好人为榜样,努力工作,甘于奋献!
张睿老师的观后感:
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开封专场在8月27日隆重举办,同时在开封新闻综合频道直播,我校组织全体教工观看了汇演。演出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宣传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歌颂他们的崇高品格。
集音乐、舞蹈和诗朗诵元素于一身的音舞诗《道德模范颂》拉开了演出序幕,节目迅速将观众带入情境中,让观众真切感受道德模范高大的人格力量。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创作表演的《好汉金汉》,将全国见义勇为模范金汉勇斗歹徒时的无惧无畏表现得淋漓尽致;
曲艺名家刘兰芳演绎的评书故事《生死接力》,节奏紧张,扣人心弦,将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秦开美、王林华在危难之际的舍我无私精神深深地刻在观众心中。
还有以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朱国萍为原型创作的数来宝《心心相印》、以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毛秉华为原型创作的相声《好歌唱给谁来听》、以全国孝老爱亲模范赵小参为原型创作的二人转《嫂娘》、以全国敬业奉献模范高德荣为原型创作的绍兴莲花落《老县长的独龙情》等节目,以多种艺术形式再现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抒发了对道德模范的真情敬仰。
本次汇演用曲艺的形式讲述道德模范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看了十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