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效用的提高
摘 要 课堂基本互动学习模式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效用,是我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牢固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要坚持互动启发式教学原则。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教学教研实践,本文试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用作一些积极的探索。
关键字 高效课堂;学生;主人;教学效用
一、设计高效的课堂模式
将预习、展示、讲解、反馈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根据思想品德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的。上课前将本节课的标题、预习内容范围、知识点设问、展示和图示写到黑板上。通过各个环节的环环相扣和竞技、启疑相结合,达到课堂的高效率。课后上交成长记录本和课时学案,做到反馈及时,查漏补缺,扫除遗漏知识点,将知识的识记、理解、应用融合到一起。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学生上课时的反应就是检验我教学效果高低的标准,当学生对涉及的问题表现出积极和认真的时候,说明这一部分我设计得比较好,会继续保留;对学生反应不佳的教学方法和设计的时候,及时改进和补充。设计好高效的课堂模式是实现和提高品德课教学效用的重要形式,对于品德课效用的提高起着最直接的影响。
二、研究课标的作用和意义
课标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培养合格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考查,课标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同时课标的利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描述在课堂上可以直接引述利用,而相当一部分的内容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从已经做历年中招试卷中不难发现,这些原则性的东西一般就不考察,而直接考察这些原则的应用分析和拓展,所以我认为研究课标一方面应该取用里面关于基本知识点的描述,另一方面还需要吃透课标的精神实质,这样教学的时候就更接近课标的本质。高质量地研究课标设计的目的和精神是提高品德课效用的方向性保障。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设计
教学的重点我一般采用做图法,将本节课的知识点用图示表达出来,连接周围知识点起纽带作用的就是一节课的重点,大部分学生认为比较难于理解难于表达则被定为难点。这样防止重点难点的偏移。同时,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初中学科为为主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难点的把握可以抓住提高品德课教学效用的关键所在。
四、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灵动的东西比较多,从对他们刚开始的压制到现在的激发与调控,认为情况变得越来越好。通过课堂的设计,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规划能力、自主管理能力、信心自我激励和积累能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而非知识的奴隶。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是品德课教学效用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品德课教学效用存在的根据。
五、材料分析拓展知识和思想的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材料要广泛、典型,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根据具体的情况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材料分析真正给品德课教学效用注入了灵魂。
六、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观念的滞后,原因是教师闻道在先,形成知识优势;师道尊严,形成心理优势。这两大优势导致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有些教师过分地相信自己的传授效用,习惯于“填鸭式”教学,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不能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牢固树立起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思想。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是提高品德课效用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