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维护受教育权
◎课标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增强学生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自觉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教育是培养成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强化青少年珍惜受教育机会的愿望和情感。
学生能从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珍惜自己受教育机会,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享受者和履行者。他们在这个学习阶段出现较大的分化,部分学生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刻苦勤奋,成绩稳步上升。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对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认识。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情景研讨法
◎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重点: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难点: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
学生:收集“知识改变生活”或“学习成就未来”的典型事例。
综合设计思路
课前调查:制作一份“我为什么要学习”的调查表
1、导入:73岁的汪侠老人上大学之事。
各抒己见:爷爷为什么要重回课堂?这个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白我们的国家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社会正成为学习型社会。)
小结:我们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使自己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七嘴八舌:
联系我们所学的科目(语文、英语、历史、绘画、防火知识……说一说掌握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小结: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对个人来说,教育改变命运。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还可补充我国文化程度与失业人数的比较图来说明。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将教育对人的作用和学习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体会到接受教育的好处。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
3、我来演:
案例:“父亲不让女读书 少女与父对公堂”,思考:
(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
(2)如果是学生自己不想上学,她就可以不上学吗?
活动步骤:(1)找两个学生表演。(2)小组讨论与交流。
小结: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每个公民都享有的一种机会和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应自觉履行。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
4、等式填写:
人口- 教育=? 人口 + 教育=?
(活动目的:让学生较直接地感受到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腾飞,必须依靠教育。结论: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一项应尽的义务。)
5、漫画研讨:
问题设计:①小军的父亲能要求儿子不上学吗?为什么?②小亮能拒绝上学吗?为什么?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6、启思园:①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②材料:从2006年秋季开始开封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问题设计:从以上两段材料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为何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学习费用不是全部由国家负担的?
7、献计献策:
材料:正在上八年级的学生小芳家庭出先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离家,不知去向。爸爸又常常出去赌博而不做工养家,也不管小芳的生活。新学期要开学了,小芳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不但不给,还训斥她:“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怎么又要我给钱!上学要花钱,就别上了,你也不小了,就去打份工,挣钱养家吧。”
问题设计:小芳的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芳,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应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
活动步骤:(1)找两个学生表演,关键在小芳与爸爸的对话上。
(2)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一组讨论小芳爸爸的一言一行,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一组讨论小芳应该怎样为自己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全班交流,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起来发言,然后同学之间再做补充。
(指导学生抓住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展开讨论。)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及应如何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8、学知导行:访问在外打工的青少年、家长或其他长辈,有没有经历过想上学而无机会的痛苦。
第二课时: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相关案例并制成课件。
学生:查找发生在身边的不珍惜学习机会的现象。
综合设计思路
1、故事导入:真实故事《一根稻草两种命运》
2、flash歌曲《我要上学》
3、人生AB剧:苏明娟的今昔对比。
问题设计:现在的苏明娟过得好吗?如果苏明娟最终没有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她又会过得如何?
4、活动设计:与没有书读的孩子做比较,找找我们的优势和差距
(活动目的:感受没有书读的孩子对上学的渴望和期盼。引导学生更珍惜国家赋予我们的受教育的权利。)
5、我思我行:
(1)请列举校园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如上课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破坏课堂纪律、旷课逃课等。)
(2)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危害?作为同龄人,你准备怎样规劝他们?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让学生就身边事学法讲法,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
6、反躬自省:你在履行受教育义务时,做得怎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认识受教育机会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的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7、送给自己一句学习座右铭。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学习。
学习,奋斗,人生无悔。
(设计意图:丰富教学内涵,最终促使知识的内化。)
◎课后作业
课下调查生活周围有没有关于侵犯受教育权的现象,并作出简单分析。
◎板书设计
一、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1、受教育权利的含义
2、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三、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1、维护受教育的权利
2、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对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兴趣,让我很欣慰,他们想好好读书,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更加热情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作为老师,只有更好提高教学业务素质和专业精神,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教育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