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善待他人
第二课 诚实守信(2课时)
第1课时 诚实与诚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诚实的含义,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2.知道拒绝谎言、重视承诺的要求和意义,培养和提高做一个诚实的人、过诚实生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小品、辩证法让学生了解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明白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2.通过故事欣赏、谈体会等方法了解谎言的危害,让学生拒绝谎言,了解诚信的重要性,守信用、重承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树立以诚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感。。
二、教学重点
诚实的重要性、诚信的意义和要求。
三、教学难点
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
四、教学设计及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
赵丽蓉小品《打工奇遇》中巩汉林扮演的酒楼老板乱报菜价的情节。
(投影出示问题)
1.小品里酒楼老板的这种做法你能理解吗?看完小品后你的心情如何?
2.假如有一天你也遇到像小品中酒楼老板这种人,你会对他说什么?
点拨:酒楼老板的这种行为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种现象在酒楼这种行业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甚至还成为了酒楼赢利的“行规”。虽然看小品时挺开心的,不过看完小品后心情还是比较沉重的,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些人为了赚钱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良心,看到了在物质利益面前人们变得丑陋。
“诚实”说起来简单,写起来更简单,只有两个字,可是要真正做到“诚实”确实很不容易。因为有时我们会为“诚实”失去一些东西或损失某些利益,所以有时我们要作出“诚实”的选择是很艰难。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活动一:辨诚信
请同学们先看教材第30-31页“探究园”——“社会风景”——《日常琐事“点评”?为什么?
点拨:“诚”指的是诚实、真诚,“信”指的是信守诺言。
活动二:说说心里话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你的真心话:
1.昨晚忘记做作业了,早上组长收作业时,你会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2.帮妈妈洗衣服,发贱口袋有50元钱,你会________。因为________。
3.你发现地上有一部手机,周围又没有人,你会________。因为________。
4.这次考试不及格,回家可能会挨骂,你会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
5.你约了朋友,妈妈却说要带你去玩,你会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点拨:(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教师灵活组织语言,引出)诚信的要求或表现:
(1)实事求是,表里如一。
(2)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
(3)言行一致,践行诺言。
活动三:阅读与感悟
(投影)《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我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点拨:诚实对我们有着长远的好处。(诚实的重要性)、
(1)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
(2)只有一个诚实的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3)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
(4)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环节二:拒谎言,重承诺
活动四:案例分析
(多媒体出示材料)湖北某市12岁学生王飞,蹲在很浅的水中,假装不会游泳,大喊救命。车道部武昌车辆段工人方俊明见状不知是谎言,跃入水中救人。因水浅,导致颈椎骨折,终生残疾。王飞家赔偿了近一万元的医疗费。
1.王飞的一句谎言造成了什么后果?
2.假设你是方俊明,救人反成残疾你的心情会怎样?
3.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点拨:
(1)王飞的一句谎言造成好人方俊明终生残疾,不仅毁了方俊明的一生,还给方俊明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王飞的家庭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王飞的一辈子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
(2)假设我是方俊明我会觉得非常的痛心和悲惨,同时会失去对他人的一种信任感。
(3)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拒绝谎言,避免王飞的悲剧再次重演;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谎言而后悔终生。
活动五:新闻观察
教师口述信息: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条信息,现在参加高考的同学都要签订一份“考试诚实守信承诺书”。
“考试诚实守信承诺书”是教育部在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会议上提出来的。要求每个参加高考的考生在参加考试前都要签订这份协议书,这样做是为了杜绝高考作弊。2004年高考前,教育部还颂布了三个有关的考试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细则》,同时利用多种方式对考生进行考试规则和警示教育。
谈谈你从《杜绝高考作弊考试须签诚信协议书》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点拨:要学会做一个诚实的人,就应该懂得承诺的重要性,做人要重承诺。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你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努力兑现。
【课堂小结】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做到拒绝谎言,重视承诺,争取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现在让我们每个人在这张诚信协议书上签名共勉吧!
【课堂练习】
《浙江在线》曾报道,安徽省知名的合肥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把早已过期的粽子,有些甚至已经腐烂,在换上新的包装后重新出售,后被质量监督部门查处。人们食用了这些因过期变质甚至腐烂的粽子,会出现腹泻,严重者会出现食物中毒。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我国的企业应从合肥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吸取哪些教训?
(2)目前,在我国的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讲诚信的企业和个人。你最想对这些不讲诚信的企业和个人说些什么?
答:(1)教训:一家公司或企业如果丧失了信用,它将被社会所唾弃,并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2)诚实守信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应该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人们进行交往的重要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人和企业发展的良好品格基础。
【课后作业】
请结合实际填写下面问卷调查(写在相应的栏目内)
调查课题
| 校园诚信问题
|
调查内容
| 调查对象 本校八年级学生
|
同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例)
| 1.个别同学抄袭作业;2.考试作弊
3.对老师、对家长说谎;4.承诺不能兑现
|
打造诚信校园的合理化建议(两条)
| 1.开展做诚信之人的主题班会
2.举办诚信演讲比赛
3.板报宣传诚信教育
|
开展诚信活动的宣传标语(一条)
| 1.人无信不立;2.人之贵,在于诚
2.誉从信中来,利从信中来
|
五、板书设计
一、诚实的含义: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办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词,不文过饰非。
二、诚信的意义
三、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
1.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你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
2.没有能力做的,不应该做的,不打算做的,决不能去承诺
六、教学反思
第2课时跨越障碍 正确选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诚实与隐私、诚信与“善意的谎言”之间的关系。
2.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3.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培养和提高做一个诚实的人、过诚实生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安全分析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教学重点
怎样做到诚信。
三、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拒绝谎言与保留隐私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及过程
【新课导入】
小品表演:(让学生把第31页小菊的故事编成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出示问题:小品中,小菊说的是实话吗?你认为这种实话要不要说?为什么?
教师归纳:
小菊说的都是实话,但为什么大家都不认同她的做法呢?那么,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诚实、隐私与“善意的谎言”
活动一:情景剧场
(多媒体出示情景材料)
情境一:一位陌生人向小明打听小明家的家庭住址和家庭电话,小明没有告诉他。
情景二:好朋友想借看小明的日记,小明说,“这里有我的隐私,我不能给你看。”
你同意小明的做法吗?能说说理由吗?
点拨:诚实要求一个人说话应该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求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对象面前适当地说真实的话。这就意味着做人既需要老实,还需要智慧。
诚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同时也应尊重他人的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隐私的权利和尊重他人隐私的义务。
活动二:故事启发
(多媒体出示故事材料)故事内容:68岁的言阿婆出现血尿,找到柳铁中心医院外科医生潘国强。经检查,潘发现言患有早期恶性膀胱肿瘤,当即为她施行手术。潘见言容易激动,比较情绪化,于是与其家人“合计”,善意隐瞒病情,以免增加其心理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十多年来,言越活越健康,越活越有劲。直到有一天,一知情人向老人透露,那年她切除的“息肉”,实际上是个恶性肿瘤。言顿时懵了,三天三夜无法入眠,亦惊亦喜。在她看来,癌症就是绝症,无可救药,而自己竟然可以逃离死神,多活了17年,幸亏当时医生成功手术和善意隐瞒。潘告诉记者,言能健康地活着,关键在于她乐观开朗,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对所有的病人来说,精神因素至关重要,大多数绝症患者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自己吓死的。前不久,他们科室接收一个早期肺癌患者,病人体质良好,能吃能睡,应当没有生命之虞。后来患者一个债主催讨欠款时,透露出他身患绝症,病人极度恐惧,病情迅速恶化,癌细胞马上扩散全身,不到10天,就命归黄泉。一般说来,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发现自己得了绝症,难活3个月,就是这个道理。
你怎样评价潘医生和言阿婆家人的说谎行为?他们的行为是诚实的吗?为什么?
教师归纳: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善意的目的,需要对真实加以掩饰。这种掩饰是为了别人,而且不损害社会上其他人的利益。这种做法就是出于对别人的关怀、体贴、安慰的目的,就是美德的表现。
善意的谎言与损人利己的谎言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说,在特殊情况下,“善意的谎言”并不是不诚实的表现。
环节二:坚守诚信的绿洲
活动三:大家谈
(多媒体出示小测验问题)
1.你有守时的习惯吗?
2.你撒过谎吗?如果有过,撒谎后,你是忐忑不安,还是心安理得?
3.对好朋友,你是有求必应吗?
4.你抄袭过别人的作业吗?你觉得考试作弊是严重的错误吗?
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点拨: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在我们身边总会看到一些不诚实的人,不守信的行为。
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诚实行为,我们要学会做一个诚实的人,诚恳待人,诚实学习和生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在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别人、不抬高自己、宽待他人、尽量了解他人、尽力帮助他人、顾全大局、培养耐心、守时、信守承诺。
【课堂小结】
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是为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市场竞争信誉第一,无往不胜。希望大家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课堂练习】
故事:狼来了
有个牧羊的孩子,天天赶着一群羊,到山坡上去放。这一天,他实在觉得太寂寞了,想寻点刺激,于是他故意往山坡下跑了,边跑边喊:“不好了!狼来了!狼来了!”村里的人们听到孩子的呼喊,有的拿猎枪,有的拿铁锹,有的提木棍,冲向山坡去打狼。可是,上坡上只有羊群在吃青草,根本没有狼。于是,村民们问孩子:“狼在哪里?”孩子见到这么多的大人上了他的当,竟哈哈大笑说:“我刚才是闹着玩的!”这样的恶作剧闹了一次又一次。有一天,有一头狼真的来吃羊了,那孩子大声呼救,可是村民以为他又在耍花招,谁也没有理会。结果孩子放牧的羊给恶狼咬死了许多。那孩子这时后悔了,可是已经晚了。
(1)村民们为什么不理会孩子的呼救?
(2)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村民们之所以不理会孩子的呼救,是孩子经常撒谎的结果。因为村民们对孩子已经不信任了,认为孩子的“呼救”准是又在耍花招。
(2)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造成心灵的晦暗。谎言败露的同时是食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唾弃。
【课后作业】
辨析:甲说:诚实应该灵活掌握,该诚实时诚实,不该诚实时就不诚实。
乙说:诚实应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说实话?
请根据所学知识,对二人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做人应该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践守诺言。乙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做人应该诚实,便不等于无所顾忌地不适当地说出一切。
五、板书设计
三、诚实与隐私、善意的谎言
四、坚守诚信的绿洲
1.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诚实行为
2.诚恳待人,诚实学习和生活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