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初中政史地组共进行三项活动,依次总结如下:
一 10月23日星期三,初中政史地组全体教师到初一(7)班听葛燕云老师的组内公开课——《调控情绪》,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各位老师积极评课,各位老师从中受益匪浅。现对部分老师点评可做简要摘录:1,张秋娟老师:课堂鲜活,突出了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上需注意。2,王东凯老师:以现场采访的方式引入,点题设置巧妙;课堂以问题推动,展开、过渡比较自然;课堂中联系时政,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3,高振华老师:语言语调平和自然,语速合适;重点内容突出;活动设计巧妙;临场把握能力很好。其他几位老师也都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通过此次活动,组内每位老师都相互交流了了许多有关课堂教学的技巧,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一 10月23日星期三,初中政史地组全体教师到初一(7)班听葛燕云老师的组内公开课——《调控情绪》,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各位老师积极评课,各位老师从中受益匪浅。现对部分老师点评可做简要摘录:1,张秋娟老师:课堂鲜活,突出了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上需注意。2,王东凯老师:以现场采访的方式引入,点题设置巧妙;课堂以问题推动,展开、过渡比较自然;课堂中联系时政,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3,高振华老师:语言语调平和自然,语速合适;重点内容突出;活动设计巧妙;临场把握能力很好。其他几位老师也都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通过此次活动,组内每位老师都相互交流了了许多有关课堂教学的技巧,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二 10月12日至10月14日,韩俊强老师到平顶山参加河南省2013年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郑金强和户智宇老师随同参加,观摩了优质课评选活动。在说课大赛中,来自各个省辖市的老师们各显神通,将他们的课程精彩的展现出来。在《中原之州——河南省》这节课上,来自滑县农村初中的朱银忠老师,手绘河南版图,板书设计很巧妙,结合自身经历讲授“土地盐碱化”的治理,这一环节博得了老师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西部大开发》这节课上,来自新乡的李述贤老师,以一本电子期刊的方式设计教学,并辅以《中国梦.人民的梦——西部大开发》的刊名,从寻梦、筑梦、圆梦、追梦四个环节阐述本节课,很具创新。我校的韩俊强老师在《巴西》这节课上,以旅游的形式设计教学,从“巴西之旅”、“巴西,走起”、“我来当导游”、“猜猜我们是谁”、“狂欢和购物时间”、“写篇游记吧”等六个环节阐述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大多数老师讲述国家多采用“旅游”的方式下,进行了再创新,以非常新颖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赢得了阵阵喝彩,并获得了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三 10月11---10月13日,刘恒与开封市其他兄弟学校的教师一起参加了在新乡辉县举行的由河南省基础教研室主办第十一届河南省初中历史优质课大赛。作为全省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他们的每节课都是精心打造。首先,在备课上准备相当充分,这种充分不仅是表现在教材的熟练度和资料的丰富性上,而且更体现在对教材研究的精透和材料准备的精准上。在此基础之上敢于结合教学目标打破教材结构,使课堂变得更加紧凑高效。其次,在课堂导入上不拘泥于形式,从学生熟知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或者是新奇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入手,深入浅出,达到最佳效果。如洛阳师范大学学院的杨丽老师《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课就从10月12日——本届优质课大赛开幕时间刚好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时间,来导入新课,效果相当不错;第三,教学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积极主动的向新课标的要求靠拢,基本上展现出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精髓。并且在方式上也充分展现方法的多样性,有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角色定位探究、角色扮演展示等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第四、在教学内容上,整体上知识框架明确,线索清晰,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氛围。并且在过程中能够以史为鉴充分联系社会现实,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史观来解读历史,展现历史的深邃和丰富多彩。如河师大附中的郭杰老师《少年梦、中国梦——“善变”的梁启超》,就以梁启超爱国进步的一生为线索,总结了中国近代史各阶段的时代特征,并联系时政热点“中国梦”,让人眼前一亮。第五,在教师个人基本素质和技能上能够扬长避短,突出亮点。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有的清晰明了,有的深邃深刻;板书好的充分利用板书,表达能力强的利用语言和多媒体充分展示。
三 10月11---10月13日,刘恒与开封市其他兄弟学校的教师一起参加了在新乡辉县举行的由河南省基础教研室主办第十一届河南省初中历史优质课大赛。作为全省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他们的每节课都是精心打造。首先,在备课上准备相当充分,这种充分不仅是表现在教材的熟练度和资料的丰富性上,而且更体现在对教材研究的精透和材料准备的精准上。在此基础之上敢于结合教学目标打破教材结构,使课堂变得更加紧凑高效。其次,在课堂导入上不拘泥于形式,从学生熟知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或者是新奇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入手,深入浅出,达到最佳效果。如洛阳师范大学学院的杨丽老师《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课就从10月12日——本届优质课大赛开幕时间刚好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时间,来导入新课,效果相当不错;第三,教学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积极主动的向新课标的要求靠拢,基本上展现出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精髓。并且在方式上也充分展现方法的多样性,有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角色定位探究、角色扮演展示等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第四、在教学内容上,整体上知识框架明确,线索清晰,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氛围。并且在过程中能够以史为鉴充分联系社会现实,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史观来解读历史,展现历史的深邃和丰富多彩。如河师大附中的郭杰老师《少年梦、中国梦——“善变”的梁启超》,就以梁启超爱国进步的一生为线索,总结了中国近代史各阶段的时代特征,并联系时政热点“中国梦”,让人眼前一亮。第五,在教师个人基本素质和技能上能够扬长避短,突出亮点。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有的清晰明了,有的深邃深刻;板书好的充分利用板书,表达能力强的利用语言和多媒体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