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初中化学备课组全体老师在初中化学办公室进行了集体备课,由汪世凯老师主持,李秀波、张文杰、仝如滨老师参加。本次集体备第六单元的课题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汪世凯老师首先提出在现行人教版教材中没有专门讲解气体制取的思路和方法,而在中考中又常常考查有关气体制取的内容,因此建议增加有关气体制取的思路和方法部分内容,即从反应原理、装置选择和气体验证三方面来讲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仝如滨老师对有关反应药品的选择做了补充:(1)反应容易进行。(2)反应速度适中,便于实验操作和气体收集。(3)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建议可以增加有关实验来说明实验室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时,不选用浓盐酸、不选用硫酸、不选用Na2CO3或K2CO3的原因,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
仝如滨老师提出,由于前边已经提前学习了课题三的内容,为了拓展学生思路,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中有关验满时,可从多个角度给学生讲解:①用燃着的小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集气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瓶口,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证明集气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③将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瓶口,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集气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
最后李秀波老师强调了本课题讲解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到液体中、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的位置、伸入锥形瓶内的导管不宜过长等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要求在讲解中要给学生讲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