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集体备课
初中化学11月23号集体备课
作者: 发表于2015-12-08 22:48:15 】 浏览:1192次 评论:0

1123日下午第三节,初中化学备课组全体老师在初中化学办公室进行了集体备课,由李秀波老师主持,张文杰、仝如滨、汪世凯老师参加。本次集体备主要是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对试卷的评价

1、试卷考试的格式和题型不是河南省的中考形式,如没有综合应用题题型,简答题其实是填空题的形式,估计试卷不是由河南省的老师出卷。

2、考查核心知识点较少,如氧气的性质、制法历来是河南省中考试题的重要考点之一,但是这部分的分值却不太高,。

3、分值分配不当,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河南省只有3分,但是本卷却占5分;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元素、化学式等方面的知识河南省通常在3~5分之间,但本卷却给了较多的分值;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河南省通常在7~10个,但是本卷却几乎没有要求,仅仅在最后一题有关计算的试题中给了1分。

4、个别考点知识超标,如11题中判断置换反应,而置换反应在8单元才学。

5、个别考点要求不达标,如24题(1)要求写表达式,而在第五单元学生已经学过化学方程式了,应该要求写化学方程式才对。

6、个别应该回避的知识点没有回避,如5题中氯化钠在气态是为分子状态,初中强调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考查也会回避氯化钠的气体状态。

7、考点重复,如有关粒子微观示意图的分析考查,河南省一般只有一道题,本卷中131722题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考查。

    、学生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3.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4.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改进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2课堂上还是要少讲、精讲,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3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Tags:集体备课 责任编辑:李秀波
上一篇初中化学11月30号集体备课
下一篇初中化学11月16号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