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组新闻
3月15-16日外出学习总结
作者:杨茂军 发表于2017-03-20 15:42:56 】 浏览:1861次 评论:0

315-16号,有幸参加了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的高中历史教学暨课题推进会,聆听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蓝的讲座。徐教授的讲座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

二、学业质量标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指导作用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

四、教学提示与教学活动示例

五、以考查核心素养为重心的学业水平考试

徐教授指出,此次高中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 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实施的措施、课程评价的标准、课程教材的编写等,都要始终贯穿着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核心任务。

从历史教育的本质来看,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要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 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学习历史所形成的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到底要学什么? 或,历史到底要教什么?

首先要学习历史知识,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掌握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形成正确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具备并了解一般的历史知识更上位的东西。能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去理解历史、构架自己对历史的解释。当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不再以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为其生涯的时候,以往的历史学习留给他/她什么样的思维品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使他们终生受用,并能够带给他们成功的人生。我们是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 和方法论出发,在尽量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特征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研制、凝练出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徐教授还结合高中教学实际,分析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能力要求和难度层级,并对2018年河南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做了前瞻性的讲解。

 

Tags:学习总结 责任编辑:杨茂军
上一篇河南省第十三届高中历史优质课学..
下一篇历史学年会心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