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论文中心
师德建设与教师发展的思考(二)
作者:王宏建 发表于2012-01-12 17:20:23 】 浏览:5088次 评论:0
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只是满足于完成基本工作,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有的甚至在职业之外从事一些其他商业活动,以至于影响到教学工作。正如陶先生所说:“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三、教师职业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面对新世纪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一些与时代要求不符合的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社会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事业也不例外,面对市场追逐效益的冲击,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首先,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声望不高。社会普遍认为教师职业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真正从内心愿意选择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人并不多。其次,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不高,且没有保障。虽然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了教师的工资标准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标准,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大打折扣,而同时,一些地方官员奢侈豪华之风盛行,这不可能不冲击到教师的内心世界。

第二、学校、社会在对教师的培养方面存在着缺陷。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对教师的培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实际上,我国在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教师职前培养不系统。由于大多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对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师德培养则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卓有成效的培养模式。

其次是教师在工作中,单位对教师的在职培养不够重视。不少学校要求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不仅不对教师的在职培养不够重视,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在职学习也支持不够。

第三、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方面也有不足之处。造成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存在困惑的原因,除了外界的原因之外,还有来自教师自身的原因,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首先,由于社会的原因,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文化水平偏低,大多小学教师只有中专学历,具备大专学历的比例较低。中学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偏低。尤其是广大基层学校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而难以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这些就导致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身修养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不适应。其次,由于社会压力增加,致使一部分教师的心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教师的高标准要求。

四、践行陶行知的教师观,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民族振兴提供可靠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应该结合实际践行陶先生的教师理念,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一、国家必须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和职业待遇,增强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在陶行知的教师观中,教师这一职业是最尊贵的职业。教师的工作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陶行知指出: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要大力发展教育,就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并通过各种措施和渠道,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真正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通过制订和修改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为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待遇提供保障。不断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使《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经济待遇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营造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加强教师团结协作精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帮助,要求社会各个方面相互配合,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创设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首先,要求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全面落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思想,不能单纯地抓学校升学率,不单纯以升学率为学校排名和考核教师的依据,真正做到为学校,为教师松绑,为学生减压。其次,要求社会媒体在宣传报道中,要坚持尊重事实,正面引导的原则,配合政府和学校,来营造一种学校,社会和家长相互配合,起抓共管的社会风气,依此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再次,要求家长也要客观地看待教师工作,客观地看待子女的成长与发展,全面地了解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困难,协作学校和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应该立足本职工作,放弃一些不好的私心杂念,彼此加强协作,打团体战。抱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投身教育事业中去。

第三、 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榜样的力量,弘扬奉献精神。国家和社会在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各级政府要严格贯彻国家关于教师选拔考试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尤其是要注意思想道德的考察,把思想道德作为选拔和培养教师的最主要条件。“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其次,各级媒体应更加关注教师工作的典型事例,选出典型的人和事,加大宣传力度,对那些献身教育,默默奉献的人和事,应该给予更多的报道和表彰,在全社会树立起尊师重教的风气。引导教育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乐于奉献。树立服务社会的服务意识,自觉抵制金钱至上的思想意识。要认识到“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

第四、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敦促教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加强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对不断学习,提升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的教师,予以鼓励和支助,对职业道德水平表现突出的教师要大力表彰和宣传。要认识到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其次,加强对教师人格修养和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检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教师加强自律,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及时地发现问题,把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调离教师岗位。再次,教师自己也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正如陶行知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很道德修养,真正做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的,合乎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从小的方面看,它影响着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大的方面看,它关系着国家教育事业的方向成败。“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社会各个方面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Tags:师德建设   教师发展   陶行知 责任编辑:王宏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校内课题中期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