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一)
作者:教育部 发表于2011-12-15 15:11:58 】 浏览:6610次 评论:0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三个标准),现予以公布,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三个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完善和共同实施,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监督。欢迎全国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的建议意见,对三个标准的修改完善和启动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请您将建议和意见在2011123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通过信函邮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也可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www.moe.gov.cn)直接下载填写征求意见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反馈意见。来信请寄: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邮政编码:10081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高立中(收);电子邮件:peiyangchu@moe.edu.cn

 

征求意见表.doc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

Tags:中学教师   专业标准 责任编辑:刘汉初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上一篇关于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
下一篇河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